朱國凡,1997年2月在河南新鄉創辦良子集團,在同年開設第一家連鎖店。同年年底,在北京海澱區知春裏的22分店開業,22分店的建立,奠定了良子走向全國的基礎,同年良子總部由新鄉遷址北京;1998年8月,良子集團正式成立,朱國凡出任董事長。
2003年“非典”期間,一個30多歲的男子隻身從上海出發,開始了他人生當中第一次徒步旅行。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宿,住的是都是幾元、幾十元一宿的小旅館,40天後,他走到了濟南。
一年之後,還是他獨自騎自行車穿越越南、伊朗等六個國家,行程超過15000公裏,體重減了近50斤。成為中國騎車穿越第一人。
他不是運動員,更不是旅行家,而是良子健身的總經理朱國凡。這次行程之後,他要做一個全球戶外越野俱樂部,行動已經開始了。
了解朱國凡的人對他癡迷於徒步的行為艱驚訝,大小也是一個全國有700多家店的企業老總,平時到哪兒都非五星級飯店不住的他怎麼吃得了這個苦?平日裏連軸轉的他,怎麼能利用賺錢的時間去遊山玩水呢?“我在徒步當中找到太多的東西,包括人生觀。”朱國凡如此解釋。
因為逃跑戀上徒步
“現在回想起來,第一次徒步是因為逃跑。”朱國凡坦然道。2003年,良身在全國遍地開花,一切都順風順水的時候,他在上海投資1000多萬元開了一間18000平方米的店。但由於沒有考慮到南北方地域和文化的差異,開業三個月,就已經賠得一塌糊塗。當時與他合作的股東帶著會計師來查賬時,朱國凡選擇了逃避。他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係,隻身上路了。“艦這個詞’我現在飽來很輕鬆,但在當時真挺害怕的。”朱國凡說,“雖然已經在生意場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賠賠賺賺的事情經常有,但如果退回到從前,都沒法向家裏人交代!這是我最害怕的。”
在徒步的前一個星期,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每天隻是盲目地走,一個人麵對所有的事情。3月份的北方,晚上八九點鍾,他被凍得渾身打哆嗦。每天讓自己的身體累到極致,找個地方倒頭便睡。像一頭困獸,朱國凡在尋找自己的突破口。
到了第二個星期,朱國凡真正地沉了下來。他開始思考,開始感謝徒步帶給他這樣的環境和心境,他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經曆,覺得自己一直在尋找一種過程,但欠缺的是腳踏實地的精神。“當局者迷,當一個人離開群體一周後,很多東西開始浮出水麵。”朱國凡說,他發現現在的良子雖然規模龐大,但作為企業來說是個矮子,缺乏整體的統一形象和管理,他決定:5年之內要把全國的700多家店,減少到50家,重塑自己的品牌。
嚐到徒步甜頭的朱國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到達濟南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濟南幾十家店的經理開始野外生存,一共三天,108公裏。各店的經理自己背著水和行李跟著他一起行走。朱國凡給了每個人三個問題:如果良子不存在了你們怎麼做?假如沒有這個行業我們會選擇什麼?怎樣在逆境中生存?“不用我多說,他們自己就悟出道理來了。”
接下去,朱國凡開始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帶領員工徒步,大家在特殊的環境中逐漸達成了一種默契:珍惜現在。
到現在為止,他的企業一直保持著每月一次的全國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培訓,培訓的課堂就是野外。
徒步是一劑良藥
13歲就開始經商的朱國凡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從倒騰彈簧刀、烤羊肉串開始混到今天,想必有不少大喜大悲的經曆。也許是真正修成了正果,現在的他一臉平和、語氣溫和,說什麼都慢條斯理,對一切釋然。“過去有喜怒哀樂,現在沒有了。”朱國凡平靜地說:“徒步改變了我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