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家(1 / 2)

低矮的樓房,逼仄的街道。這是夏桃夭下了火車,出了火車站之後的第一感受。相對於京市這種大都市而言,青城市是地處華國中部江南省一個小城市,確實有些不夠看的。

正如街道上零星幾輛小汽車所昭示的,青城人民活悠閑安寧,城市發展極其緩慢,即使夏妖桃夭離開課了七年,也未發現青城有什麼大的變化。

其實青城在古代是真真正正的江南魚米之鄉,地處長江中下遊,出過許多名人,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在華國新崛起的過程中,江南省由於地勢原因,發展的並不理想。實際上,江南省接壤多個省份,是地理上的交通樞紐,隻要有一個契機,很快就能發展起來。

在這種曆史下的青城,青市的房屋多為老建築,有的甚至已經傳承了好幾代。這樣的青城別有江南小城的曆史風情,但不免在滄桑中散發出老舊頹廢的氣息,像一個垂暮將死的老人。

夏桃夭想,也許這就是母親最不能夠忍受的吧。她渴望的是光線亮麗的舞台,而不是眼前這個美麗但卻古舊的地方,對常人安寧清淨的氣氛卻是禁錮她的枷鎖。即使少年時因為愛情的衝動讓她返璞歸真,嫁作人婦洗手做羹湯,可是這日複一日單調安靜的生活,磨滅了她對愛情婚姻的祈盼,卻越發膨脹了她對舞台的渴望,所以才有了七年前父母的離婚。

這座對母親來說是噩夢的小城,如今恰好是夏桃夭沉澱的地方。其實剛剛經曆身死又重生的夏桃夭內心是波濤洶湧的,她需要一個地方歸整自己,而眼前的青城讓她感到很安心,也許是因為夏桃夭在這裏出身,對這裏有歸屬感的緣故吧。

在這種情況下,夏桃夭略經思索,就沿著記憶中的路回家。走到街道的盡頭,過了一道小橋,又經過曲折的幾條青石小路,夏桃夭終於到了家。

夏桃夭的家也是一座老宅院,是祖上傳承下來的,後又經過多次翻新,是以雖然是上了年頭的老宅子,卻住得十分舒心。更何況夏誌遠祖上也算是富戶,老宅子頗為大氣,有江南園林之風。

老宅子確實是一個福蔭子孫的好地方。其背臨一條小河,院中種著一顆棗樹和橙子樹,橙子樹下有一石桌和兩個小石墩,小時候夏桃夭就經常和妹妹在石桌那邊玩。現如今正是金秋十月,橙子樹結慢了果子,散發出一陣特別的幽香。

看著這美好的一幕,夏桃夭不禁唾棄自己,自己上大學之前沒有自由,沒有回來過可以理解,可是大學四年自己也從未回來過,所以,上輩子自己有那麼淒慘的結局,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上輩子自己懦弱窩囊,即便是對親情充滿渴求,也從未自己爭取過,總是期待別人主動給予的那麼一點關心。這輩子,夏桃夭發誓定要改變自己,勇敢爭取並守護自己的感情。

久久地站在門口,夏桃夭不知道該如何麵對父親,雖然很想念父親,可是畢竟那麼多年沒見父親,她現在有的是無措尷尬甚至還有一點恐慌。她不敢想象父親見到她時是怎樣震驚的表情,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表情來見父親,並且如何解釋自己回來的原因。因此,夏桃夭就這麼一直站在門口,沒有進去。

直到,很久很久以後,夏誌遠從房門出來,遠遠的發出一句:‘“小問,你這孩子,站在門口,怎麼不進來?”

夏桃夭,暮的睜大眼睛,看著眼前的人緩緩走近,眼前的人如記憶一般儒雅,身著舊舊的灰黑色中山裝,時光並未在她英俊的容顏上刻上滄桑,反而更添了幾分成熟穩重,讓眼前的人更富有魅力。可是,沒記錯的話,他那身舊舊的中山裝還是幼時母親給他買的。望著眼前男人如記憶裏那般溫柔和訊的容顏,夏桃夭之前的糾結早以拋向九霄雲外,心裏有的隻是滿滿的委屈,眼淚也不自主的從眼中落下。

望著眼前呆愣著不住落淚的女孩兒,當他意識到眼前的人是誰時,也怔楞在原地。剛出房門時,夏誌遠還以為站在門口的是小女兒素問,故才有此一問,可是剛問完,馬上就意識到這是他的大女兒素問。雖然兩個女兒是雙生子,長的很像,但即便是旁人也很難將她的兩個女兒認錯,不僅是因為夏桃夭兩眉正中心比妹妹多了一顆鮮紅的朱砂痣,更是因為兩個女兒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相對於小女兒素問的素雅寧靜而言,大女兒則是像極前妻白燁,雖隻遺傳到了前妻的六分容貌,但骨子是卻將前妻的妖嬈明麗遺傳到了十分。是以,看著酷似前妻的大女兒桃夭,不禁會想到了那一段刻骨銘心的少年時光,也不知作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