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紐扣
一個鄉下的老母親,到城裏探望自己新婚的兒子。
閑下來的時候,母親就在家裏幫煮幾頓飯,幫兒子洗幾件穿髒的衣服。老母親去的那段時間,剛好她新婚的兒媳不在家裏,她到另外一個很遠的城市出差了,要好多天才能回來。老母親住了半個月就要回老家了,她惦記著她的鄉下老家,那裏,有她滿院悠閑散步的雞鴨,那裏,有她等待澆溉和鋤草的莊稼。
兒子說:“你這回來城裏,不是來看您的兒媳嗎?不巧她不在家,您還不知道她是黑是白就為什麼急著要回家呢?”
母親笑了。她說:“雖然沒見著她,但孩子啊,我知道你有福,娶了一個好媳婦啊!”
兒子說:“你沒見著她的麵,沒跟她說上過話,怎麼就說我有福,娶了一個好媳婦呢?”
母親說:“我洗你衣服時就知道了。”
兒子很驚異,母親沒見過自己妻子的麵兒,怎麼能憑給他洗過幾件衣服,就斷言說自己娶的是一個好妻子呢?
母親看著有些懵懂的兒子,淡淡笑笑說:“我洗過你的衣服,摸過你的衣扣,所以就知道你娶的妻子是怎麼樣的了。”
兒子更鬧不懂了,衣服的紐扣跟一個妻子的好壞有什麼關係呢?
母親看看有些糊塗的兒子,笑笑說:“這是咱鄉下人看一個男人娶的妻子好不好的老常識了。如果你娶的妻子不怎麼喜歡你,她就不會對你知冷知熱,當然,更不會把她的心思放到你生活的小細節上,比如,你的鞋帶鬆了,你的衣服斷線了,她都不會知道。可如果你娶的是一個貼了心喜歡你的好妻子,她把自己的心思全放在你的身上。天冷了,她早就把你的棉襖棉靴備好了,天熱了,她早早將你避暑的襯衫短褲洗淨熨好了。就是偶爾你的棉襖斷了兩針線,你還沒發覺的時候,她已經發覺了,為你縫補,生怕冷風凍著你了。單說這衣扣吧,如果女人不喜歡你,鬆了就鬆了,掉了就掉了,她不喜歡你,放在你身上的心思便就不會那麼細。如果她貼著心喜歡你,一枚紐扣鬆了,她便會發覺的,立刻為你縫幾針幫它緊上,生怕一縷涼風吹到你的身上去,更別說有掉扣子的。”母親說:“這是我們過日子的老經驗了,一個男人的妻子喜不喜歡他,隻要看一看或者摸一摸他的衣扣的鬆緊便明白了。”
心靈感悟:是的,愛是有一種形狀的,它很微小,如果我們不留心便不會看見它,它可能體現在我們的鞋帶上,也可能凝聚在我們的一枚小小紐扣上。愛,在我們生活的細枝末節上。
媽媽的電話
那是他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那時他剛剛20歲。
那次,母親風塵仆仆從鄉下趕來看他,那天早上,他一覺醒來,已經七點三十分了,他匆匆擦了一把臉,就要推門趕去上班。母親說,吃飯吧,吃過飯再去。他看了一眼餐桌,那上麵擺著母親炒出的一盤熱氣騰騰的青綠菜肴,一碟小菜,兩個饅頭,還有兩碗冒著絲絲縷縷熱氣的稀粥,母親說:“吃了再去上班。”他說,沒時間了,吃過飯就遲到了。說罷就匆匆出門,邊扣衣服上的扣子邊往公共汽車站跑。
晚上下班回來,母親早將飯做好了,坐在餐桌旁等著他。母親說,早上不吃早飯怎麼行?他說,我嗜睡,向來都是一覺睡到天大亮,急匆匆趕去上班,沒有時間吃早飯。母親聽了直歎息。
後來母親回鄉下去了,臨上車前,她還再三叮囑他說:“早飯不能少,少睡一會兒,也要擠出點時間吃早飯。”他笑笑,其實他也曾經嚐試著擠出點時間吃早飯,買過兩個鬧鍾定時後放在床頭,但那鍾鈴聲太小,總是吵不醒他,所以試了幾次後也就作罷了。
不久,母親從鄉下老家掛過來電話說,老家裝電話了。那個時候,裝電話還很貴,鄉下私人裝電話的還不多,何況,父母的收入也很低,除了他這個遠在三百裏之外的兒子外,父母也沒有什麼需要用電話聯係的親朋好友。他埋怨他們說:“你們裝電話幹什麼,省點錢還不如您二老多吃點滋補品。”母親說:“俺們去郵政所裏問過了,掛電話隻要掛不通是不計費的,以後每天早晨六點半鍾,俺就給你掛電話,鈴響了你不要接,你起床吃早飯就行。”母親還再三叮囑說,讓他把電話放在床頭,免得鈴聲驚不醒他。
他聽了很好笑,笑父親和母親為兒子的早餐這麼牽腸掛肚,也笑母親和父親這種鄉下人樸素的狡黠。
果然第二天清晨,電話鈴就清脆地響了,他翻身一看,果真是六點半,按照母親吩咐的,他沒接電話,從從容容起床,漱口、吃早餐,一切顯得井井有條。從此以後,每天六點半電話鈴聲都會清脆地響起,響過三次鈴後就停了。他知道,那是母親的電話,在三百裏外她惦記著兒子每一天那微不足道的一頓早餐,從夢中醒來,就惦念起她遠方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