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式寒暄。就是在路途上或一些公共場所裏遇到熟人,順便打個招呼。一種是對經常見麵的熟人,握握手,說上聲“你好”、“上班去呀”。在路上騎車相遇,相互點點頭,微笑一下,擺擺手,不用下車,擦肩而過。另一種是在路上遇到較長時間沒有見麵的熟人,這時不可以點頭而過,要停下來,多說幾句。如有急事要辦,則要與對方說清楚再離開。這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常識。
會晤前的寒暄。如約見了麵,或客人來了後,在交談正題之前的問候。一種是常見的也是最起碼的問候方式。如“您好”、“請進”、“請坐”等。另一種是特殊情況的問候方式,如對病人、老人、師長、好友,或是遇到對方大病初愈、長途旅行、身遭不幸等情況,寒暄問候則要格外體貼入微,暖人心扉。
寒暄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類。
關懷式寒暄。這是常見的寒暄方式。真摯深切的問候,對於加深人際間的感情,有著重要的作用。
激勵式寒暄。就是在寒暄的幾句話中,給人以鼓舞和力量。
幽默式寒暄。寒暄中加點幽默詼諧的成分,對協調交際氣氛是很有效果的。人際間良好的溝通與深切的友誼就是在這幽默的寒暄中間建立起來的。
誇讚式寒暄。無論誰清早起來,接連聽到幾個諸如“您起得好早啊”、“您身體越來越好啦”的讚美式寒暄,一定會感到這一天心情格外舒坦愉快。誇讚式寒暄也要講點技巧,其中之一就是誇讚的內容最好要具體一些,這樣才能產生較大的作用。
在寒喧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要注意對象。寒暄要因人而異,不要對誰都是一個調。
要注意環境。在不同的環境,要進行不同的宣暄。
要注意適度。寒暄要適可而止,過多的溢美之詞則會給人以虛偽客套之感。
總之,恰當的寒暄,能給不快的人以安慰,給久別重逢的人以關懷,給鄰裏親友以歡樂,並由此溝通感情,聯絡友誼,促使人際交往達到水乳交融的佳境。
第3節如何做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在一般情況下就是把自己的情況介紹給陌生的交際對象。如姓名、身份、職業、特長等,意在使對方了解自己,盡可能為自己提供方便,並與對方建立聯係。
人們初次見麵,都會產生一種了解對方並渴望得到對方尊重的心理,及時簡明的自我介紹,可以滿足對方的這種渴望,對方也會以禮相待,做自我介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與人之間需要進行必要的溝通,以尋求理解、幫助和支持。自我介紹是最常見的與他人認識溝通、增進了解、建立聯係的方式。
在社交活動中,想要結識某人,而又無人引見,可以向對方做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內容,可根據實際的需要、所處的場合而定,要有鮮明的針對性。在某些公共場所和一般性社交場合,自己並無與對方深入交往的願望,做自我介紹隻是向對方表明自己身份。這樣的情況隻需介紹自己的姓名,如:“您好,我叫王海。”或“我是王海”。有時,也可對自己姓名的寫法做些解釋,如:“我叫陳華,耳東陳,中華的華。”如果因公務、工作需要與人交往,自我介紹應包括姓名、單位和職務,無職務可介紹從事的具體工作。如:“我叫王海,是榮發公司的銷售經理。”
在社交活動中,如果希望新結識的對象記住自己,做進一步溝通與交往,自我介紹時除姓名、單位、職務外,還可提及與對方某些熟人的關係或與對方相同的興趣愛好。
進行自我介紹,要簡潔清晰,充滿自信;態度要自然、親切、隨和;語速要不快不慢;目光要正視對方。在社交場合或工作聯係時,自我介紹應選擇適當的時間。當對方無興趣、無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於處理事務時,切忌去打擾,以免尷尬。
若在講座、報告、慶典、儀式等正規隆重的場合向出席人員介紹自己時,則應既簡短又細致地介紹自己。
第4節介紹他人應注意的問題
介紹他人,即第三者為彼此不相識的雙方引見的介紹方式。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能碰到為他人介紹的機會,那麼如何能使雙方滿意,達到預期的效果呢?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卻很難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