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煙的人海戰術能持續多久
“北京禁煙”如火如荼:第一家被罰的餐館、第一個被罰的自然人這些帶有標誌性價值的“第一”相繼被報道出來,在隨後的幾天,恐怕還會有類似的新聞逐次披露。效果看上去也比較明顯。這幾天在餐館吃飯,我沒發現有煙民吞雲吐霧,就連不是“帶頂帶蓋”的地方,比如馬路上,邊走邊抽的人似乎也比平時少了許多。
北京此番實施所謂史上最嚴厲禁煙著實花了很大力氣。宣傳工作早早啟動,“帶頂帶蓋”的範圍界定也堪稱形象、通俗易懂。據報道,每天還有數千的監督員在流動、隨機地抽查各類禁煙場所,力保禁煙行動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坦率說,北京禁煙是否能夠立竿見影沒有什麼可懷疑的。政府動員力量極為強大,物力人力的投入似乎源源不斷、永不衰竭。本人公司所在的寫字樓,一夜之間各種禁煙標誌就隨處可見。在胡同裏我還看到監督員在抽查公廁,顯然,各種責任區都已劃片分好,早就普及的“網格化”管理機製,在禁煙行動上的確發揮了作用。
問題是,這種人海戰術究竟能堅持多久?
這種高強度的人力物力投入,關鍵是如何才能保持一定的連續性。隻要禁煙行動持續的時間足夠長,我相信很快就能形成習慣性的禁煙氛圍。人都是社會化的存在。在一個幹淨得一塵不染的地方,很少有人公然隨手亂扔垃圾。怕就怕在禁煙僅是一個行動、一個運動,風頭一過,一切照舊。
北京禁煙,難就難在挑戰的其實是發起禁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