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猶太人行為教育智慧(1)(1 / 3)

家庭是孩子學習的最好地方

孩子的自我期望開始於家庭。

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懂得學習的重要性,不隻是硬環境,還要給孩子創造軟環境。

據猶太教育專家發現,孩子的自我期望開始於家庭。因此,如果我們真的認為學習對孩子非常重要,我們就必須通過父母的言語表現出來,重複地向孩子宣揚智慧會帶來成功。長此以往,孩子也會這樣認為。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孩子主動學習,猶太家長通常這樣做:

養成每天晚上全家一起閱讀的好習慣,全家人靜靜地坐在一起,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幫助孩子訂一份報紙或雜誌,並督促孩子自己閱讀。

每周拿出一天時間來共同閱讀報紙,就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每周拿出兩天,花一小時同孩子一起玩,或讓孩子參加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棋類活動。

晚上對孩子不懂的東西進行討論並解決。

每周帶孩子去參觀一次博物館、圖書館或曆史遺跡。

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孩子

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接納和傾聽,最為重要的是希望與父母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因此,父母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孩子。

在耶路撒冷一所大學的家庭教育會上,一位叫彼拉大克的父親說:“我每天都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陪孩子做功課。這不僅讓孩子很快做完功課,還能培養孩子專注的能力。”

許多父母總是認為孩子最喜歡的是玩具,其實,孩子真正喜歡的是父母每天能和他交流、溝通。

許多猶太教育學家們認為,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接納和傾聽,最為重要的是希望與父母進行感情上的交流。因此,父母應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待在一起。這是交流的最好方式。

利用飯後散步的這段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或回答孩子的一些問題,這是再好不過的。這個時候,孩子的接受能力特別強。可以說,這段時間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時間。

與孩子在一起時,作為父母的你可能不知道與孩子進行怎樣的交流,也不知道與孩子進行怎樣的對話。猶太父母通常會這樣做:

注意傾聽。父母可能都有工作,而且還很忙碌,為了生存這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上托兒所或是由他人看管,分開一天,孩子一定有許多的新鮮事想告訴爸爸、媽媽。父母應抽時間,聽聽孩子一天的經曆。即使孩子不主動和父母談,父母也應該主動找孩子談。這也是培養孩子語言交往能力的好機會。

多鼓勵孩子。孩子渴望聽到表揚或鼓勵的話,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作為父母,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之辭,縱然孩子隻做了一件小事,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隻要是孩子做的,都應該給予鼓勵。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得到力量。

態度要冷靜。許多父母工作一天後,勞累與煩躁使得心情很不好,容易把這種情緒發泄給孩子。當看到孩子做了一些讓自己惱火的事時,你就對孩子大動肝火,這是不對的,也是不科學的,這樣做對孩子是一個打擊。不要因一些小事就責備孩子,否則,孩子很可能從此不再和父母交流。

表露同情。孩子傾訴了一些挫折、失意的事,如別人搶了他的東西,在托兒所吃飯時,教師把他喜歡的碗分發給了別人等,父母都應表示出相應的理解、同情。如果你能表露同情,這樣就會使孩子不愉快的心情得到宣泄和撫慰,以後孩子就更願意和父母交流了,心中有什麼事也願意和父母探討。

好習慣決定好成績

那些在學習上廢寢忘食的人,通常他們在人生的其他領域中都很努力。孩子們玩樂的方式隻不過是他們學習方式的反映,學習和玩樂中的成績,都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歡樂。

從孩子上學那天起,就要培養他做家庭作業的良好習慣。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案。有的父母願意讓孩子放學到家後馬上學習,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還處於學習的思維之中,完成家庭作業後,剩餘的時間就是孩子娛樂的時間,這是對孩子的一種獎賞;有的父母則願意先讓孩子休息一會兒後再來完成家庭作業,認為這樣孩子就可以把作業完成得更好更出色。

不論用哪種方式,隻要能夠讓孩子學習,就是一個好方案。比如,有的學生一邊在家中做作業,一邊聽音樂,而且還學得很好;有的孩子就必須在絕對安靜中才能坐下來讀書;有的孩子非要等到吃完飯以後才能坐下來學習;有的孩子則習慣邊吃著東西邊閱讀。

無論怎樣,父母都要注意,應把孩子的學習習慣盡早建立起來。

孩子在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將決定他們將來是否取得巨大成功。

在家庭學習中,父母鼓勵孩子掌握時間是很關鍵的。時間管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習技能,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數學幾何定理的應用。學習需要自我意誌、需要自我控製,在孩子幼小時期,父母要幫助他們將學習的習慣盡早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