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肉
食趣 文化
作者:巴陵
在長沙的大街小巷吃津市牛肉粉,單調而乏味,但在常德、津市等地,津市牛肉粉是個龐大的家族。不僅米粉的種類繁多,它的配食也有不少:送一碗海帶骨頭湯;如果想吃得好些,還有汽水肉單獨出售,吃杯汽水肉既解決了湯水的需求,也提高了飲食的營養。
汽水肉的“汽水”並不是指我們常喝的碳酸甜飲料,而是指蒸鍋中水受熱後蒸餾產生的水珠,遇冷凝結在陶瓷杯子或盅的壁上,形成湯水。這也是民間餐飲的智慧,把釀酒的方法應用到飲食中,汽水肉利用水蒸氣蒸餾原理,把肉泥抹在陶瓷杯子或盅的內壁,利用蒸汽把肉泥蒸熟,並產生湯水。
汽水肉的原料比較簡單,每杯隻要三兩肉餡,一個雞蛋清,加薑、蔥、鹽、生抽、胡椒粉、麻油、青菜葉等調料即可製成。薑要切成細末兒,加入肉餡中攪拌均勻,用較深的碗或瓷杯子、盅裝上,抹於內壁,加鹽、生抽、胡椒粉等。如果要做得營養豐富點,還可以加雞蛋清,與薑同肉餡一起攪拌均勻。杯中加入少半碗涼水,沒過肉餡或與肉餡等高,放入蒸鍋或蒸籠中,蓋好鍋蓋。生火加熱,蒸到大冒熱氣之後,繼續蒸一刻鍾左右,具體時間與杯中鋪的肉泥的厚度有關,隻要聞到有濃鬱的肉香味飄出即可關火。商業化的汽水肉肉泥比較薄,隻有一厘米厚,需要的時間少;農家自己做的汽水肉比較厚,需要蒸的時間長。汽水肉出鍋時,湯水覆蓋肉泥,升高一倍,撒上蔥末兒。如果要想顏色搭配的好些,可以加兩三片青菜葉,萵筍葉、生菜、小白菜均可,最好是上海青,在開水裏燙過之後加入湯水中,不會變成黃色。如果直接加入其中,燙久了就會變成黃色,綿軟無法吃。再淋少許生抽、麻油即可食用。
在常德地區的農村,為了讓小孩子吃上營養的肉湯,農婦又嫌用蒸鍋麻煩費事,使出了一招偷懶的方法。把裝好肉泥的杯子或盅放入電飯鍋或者高壓鍋裏,在煮米飯的時候利用鍋內的蒸汽把汽水肉蒸熟,這樣製作的汽水肉堪稱最完美和最地道的汽水肉。
汽水肉是常德地區傳統菜肴中常見的品種之一,適宜現蒸現吃,一餐一杯。在汽水肉的基礎上,常德人還創造了很多菜肴品種。用泡泡肉和碎肉皮熬煉成凍狀,放入鉸肉機鉸成蓉狀,摻入肉蓉拌勻,蒸熟別具風味。摻入安鄉的鹹蛋,便成汽水肉蒸鹹蛋;加入臨澧或者澧縣的鹹肉薄片,即成汽水肉蒸鹹肉;加入雞蛋,便成汽水肉蒸雞蛋。
為了體驗常德人的生活習慣,我在吃牛肉粉的時候也要了一杯汽水肉。汽水肉端上來,飄散著一股淡淡的肉湯香味,讓我一下產生了食欲。現在的許多肉製品和新鮮肉菜,在製作成菜以後,再也沒有原來的味道,盡是調味品的味道,但吃汽水肉不是這樣。我看到盅裏是一汪清澈的湯水,可以見到杯底,雖然懸浮著肉末顆粒,也是零星的幾點。再仔細看杯壁,有一圈約一厘米的肉圈附在杯子壁上,肉泥灰白色,肉泥顆粒隱藏其中,用勺子輕輕鏟了一下,肉圈富有彈性。舀起一塊,嚼了嚼,有些韌性,但是肉泥顆粒馬上墜落在口腔裏,肉泥酥軟細嫩,透著微微的甜,散發著香味。我還是先喝湯,湯水散發著肉香的氣味,非常清淡、爽口,絲毫感覺不到油膩。喝完半杯汽水肉湯,覺得精神舒爽,再吃肉泥,顆粒開始有小部分散落到湯水裏。
我吃完一碗幹醃牛肉粉,再加一杯汽水肉,已經很飽,也吃得很舒服、清爽。我為此惋惜,在長沙吃牛肉粉無法吃到汽水肉,如果長沙的津市牛肉粉也有汽水肉,那吃早餐將是種幸福的事情。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