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環境裏呆得太久了,沒有激情,沒有可挑戰的工作,一切都太熟悉了,心裏常常煩悶,這時候出路何在?
▲“牢騷太盛防腸斷”
有位某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分到單位時,還有些新鮮,做什麼事都很積極。但一年之後,就有了“英語無用武之地”的感慨,讓上司和同事也覺得不太痛快。他確實有才氣,但從未得到重用,便不免牢騷滿腹。一些人乘機有意無意地在上司跟前打他的小報告,搞得上司對他心煩,他要調走,上司放他走,但卻因為別的原因,別的單位又不要他了。至今仍在單位裏混,終於別人也不再認為他有什麼才氣,因為他什麼成果也沒有。
不少人或因工作暫時受挫,埋怨生不逢時;或因不受老板賞識,哀歎懷才不遇;或因經濟入不敷出,自愧囊中羞澀……。積怨愈深,無名火愈大,到處發泄不滿,甚至大放厥同。日久天長,養成惡習,不是指桑罵槐.就是含沙射影,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自由放任者。他們的老板,也許暫時不作處理。但終究不會長期慫恿姑息。
如果你懷才不遇,不要抱怨,或者在本單位尋求施展才能的機會,或者換個環境,找到適合於自己的位置。發牢騷百害而無一益。
毛澤東說:“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確是有識之論嗬!懷才不遇,對於一個人來說,算是冤屈的一部分。自己滿腹經綸,身手不凡,卻不遇明主,無法施展才能和抱負,當然是令人難堪的。這樣的人心裏容易產生怨恨心理,或牢騷滿腹,或鋌而走險,終究吃虧的還是自己。聰明人知道順時而變,待價而泊,是真金總有閃光的時候,是千裏馬總會遇到伯樂;或者,即使你一輩子屈居人下,仍是你自己沒有本事,沒有讓自己的才能發揮的本事,有什麼抱怨的呢?
大多數老板認為,“牢騷族”與“抱怨族”不僅惹事生非,而且造成組織內彼此猜疑,打擊團體工作士氣,從而堅壁清野,嚴加防範。所以,要成為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必須克服自己的牢騷心理。
再苦也要笑一笑:
記住,職場裏麵人人都很累,沒有人願意傾聽你的絮絮叨叨。要真的對什麼不滿,也要有技巧的提出來:1.選擇好時機。2.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3.對事不對人。4.別耽誤工作。
▲重新定位工作的目的
一個年輕的員工,在一家網絡公司工作。他們的老板整天都不在現場,管得很鬆。這個年輕人工作很認真,有時候,他看到別人輕鬆自在、談笑風生,心裏有些不平衡了!
於是,他也開始放鬆自己,反正老板不一定看得到,即使看到了也沒什麼。他開始在網上聊天娛樂。
當他輕鬆逍遙地過了一天,兩天,第三天便漸漸感到空虛發悶。他再打開聊天室的時候,總覺得人家鄙視的眼睛在盯著自己,他突然感到這樣的日子真的很有壓力。
當他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的時候,當他偷偷地加班加點補回原先磨掉的時間的時候,他深感生命又在發光、身體充滿了奇特的力量。他從心裏理解了“工作是享受,是人生的樂趣”這句話的真正意義。
如果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那麼人生就是天堂;如果把工作當成一種義務,那麼人生就是地獄。要為自己工作,就要學會享受工作。
享受工作的一個最大表現就是會認為人生最有意義的就是工作,與同事、老板相處是一種緣分,與顧客、生意夥伴見麵是一種樂趣。
一個人工作時,如果能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火焰般的熱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不論做什麼樣的工作,都不會覺得辛勞。為自己工作就要以滿腔的熱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如此才能成為最成功的人士;如果抱著為別人工作的態度去工作必定會對工作冷淡和漠不關心,以冷淡的態度去做最不平凡的工作,當然也絕不可能成功。各行各業都有發展才能的機會,沒有任何一項工作是可以藐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