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察千夫長熱淚橫流,也高舉戰刀,大聲咆哮,他的部下也縱馬舉刀,沒有一個人選擇撤退。巴根台戰刀指向對麵的金軍,金軍短暫調整以後,正長矛在前,刀劍在後,步步向通玄門蒙軍陣地逼過來。
巴根台高喊:“金狗就要上來了,隨我衝上去!”
完顏釔已經氣瘋了,他數萬大軍,扔下刀槍都足以淹沒這塊彈丸之地,可是就這麼20幾個人,卻怎麼也啃不下。韃靼人安全撤退,毫發無損,難道就這麼讓他們跑掉麼?他不甘心!不把這些狼打疼,他們還會來的。他嚴令泄氣的軍官們,必須占領通玄門,否則一律斬首!
金軍又不要命的上來了,蒙軍也無人有活命的念頭,慘烈的廝殺又爆發了。雙方圍繞著城牆上下,反複爭奪。金軍死傷不計其數,但是在完顏釔的嚴令之下,無人敢退。
孛察千夫長的那可兒一個一個的倒下,特種兵們也出現了傷亡。巴根台如被困住的狼一般,血紅的眼睛似乎要滴出血來,他左衝右突,也不講戰術,不講協同了,隻有刀刀見紅。金軍陣中,隻見一個身影,穿梭來去,所到之處,散布死亡的氣息。但是敵人,像海一樣淹沒了他,淹沒了他的特種兵。
正當形勢危急,這些蒙軍最後的勇士即將全軍覆沒的時候,從城外衝進了大批蒙軍。木華黎萬戶派出了援軍!大批騎兵衝進城內,放過撤退的蒙軍,向通玄門兩側的金軍主力發起了強大反擊。在這迅猛的壓力下,金軍終於頂不住,紛紛潰退了。
帶隊千夫長,是蒙軍大將克忒,他擊潰金軍,掩護城內蒙軍撤出通玄門。孛察諾顏的那可兒全部陣亡,孛察身負重傷,如果不是三層生牛皮的重甲防護,他也難逃一死。特種兵陣亡一人,特倫敖都傷的很重,大腿臂膀都受了傷,幸好都不致命。
但是,亂軍之中他們無法搶回陣亡特種兵的屍首,被金軍奪走了。這意味著,鷹徽竟然在特種兵初戰就遺失了一枚!恥辱啊!蒙古軍中最高榮譽,最強象征,居然被敵人奪走!
整個中都之戰,蒙軍陣亡8百餘人,傷者過之,3個千人隊打殘了。而金軍傷亡超過5千,這還不包括大量戰場上的平民。
孛察,巴根台等狼狽撤出城外,見到了木華黎萬戶。城內蒙軍已經潰敗,城外的進攻已經沒有意義了,木華黎下令停止攻城,全軍向昌平方向後撤15裏。木華黎沒有斥責他們,隻是讓他們安撫部隊,回去休息,等待大汗處置。
巴根台真切感受到了野狐嶺之戰那一晚,特木爾百夫長那深深的自責哀傷。身為長官,是全軍的依靠,也肩負著沉重的責任,大家的性命很可能就在指揮官一念之間。戰爭不是訓練,稍有失誤就會葬送部下的性命。這次失敗深深的刺痛了巴根台的心,他再也不敢漠視這個時代人的智慧和勇氣,800年的知識優勢,並不能保證戰無不勝。金軍絕地反擊,真的出乎他的意料。
尤其是特種部隊陣亡1人,讓巴根台痛惜不已。訓練出一個特種兵何其之難啊,他們都是以一當百的勇士,就這麼死在毫無意義的戰鬥中,能不痛心!中都入而複出,巴根台遇到了他從軍以來的最大挫折。
問題出在哪裏?他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戰局沒有像他設想的那樣發展?不負責任的辦法,當然是把責任都推到孛察身上,他行動遲緩,貽誤戰機,是戰役失敗的直接原因。
但是他自己作為戰役主要的策劃者和指揮官,他為什麼沒有認識到蒙軍不善夜戰,巷戰的事實?托雷大諾顏反複提醒過自己,自己居然沒有重視!為什麼大汗從不打夜戰?是因為蒙軍最大的特長就是他們的馬,但是馬的視力尤其差,夜間作戰,騎兵還不如步兵行動迅速。僥幸心理啊!僥幸心理是萬惡之源!巴根台恨死自己了。
在巷戰中,蒙軍遭到三麵夾擊,他和孛察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部下大量死傷,何其愚蠢!
我們有比金軍強大10倍的火*藥,有比他們先進800年的爆*破技術,而我們的火*藥不但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敵軍那可笑的所謂的火炮反倒要了我們的命,又何其愚蠢啊!如果我們不是急於求成,而是用爆破技術,摧毀他們的坊牆,敵軍將失去最大戰術的屏障,怎麼會打的這麼慘!
戰術上無數的問題,根源是什麼?根源是自己根本就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遇到困難束手無策。而孛察也沒有夜戰和巷戰的經驗,能夠勝利才是怪事!
但是,真的僅僅是戰術問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