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故人情深(2 / 2)

楊妙真大笑不已:“對對對,是我們忠義軍!你來看!”

說著馬鞭向前方一指,益都濰洲的百姓扶老攜幼,敲鑼打鼓逶迤而來,歡天喜地的歡迎凱旋的子弟兵。

第二天,忠義軍老營召集益都-濰州的各界代表,大會鳳凰山,集體商議下一步的動向。大家的意見也基本象軍中一樣分成兩派,分歧依舊,久議不決,一直討論了三天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大將劉慶福提出為了避免分裂,還是由老營核心做出決定,不管是什麼樣的決定,忠義軍軍民都一體遵從,大家都讚同。

晚上,楊妙真、巴根台、李全、迪烈、李福這5個核心人物坐在一起,做最後的決定。李全、李福兄弟主張南下,迪烈、楊妙真主張北上,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巴根台,他的意見是決定性的。

巴根台緩緩站起,狼一樣的眼睛環視在座的戰友,緩緩說:“我主張南下。”

先前,巴根台坐觀軍民爭論的麵紅耳赤,從未明確表明過態度。當他終於說出自己心中的決定的時候,卻是這麼簡單的幾個字,眾人一時都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兒迪烈才問道:“為什麼?”

巴根台說道:“因為這是保證我們生存的最安全的一條道路。我們糧草不濟,老弱太多,我們的軍隊承擔不起任何風險。而南下在戰略上的風險最小,所以我們別無選擇。”

楊妙真說道:“戰無不勝的忠義大帥也害怕打仗嗎?”

巴根台說道:“是的,我害怕不了解的對手,害怕沒有任何把握的戰爭,我們忠義軍也從不打無把握之仗。”

李全說道:“還是棟梁明白大局,看來這事情就這麼定了。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迪烈和楊妙真再也無法表示反對,事情就這樣決定了。五位老營最有威望的人物一個一個緩步走出密室。大家正在議事大廳焦急等待著結果,楊妙真走到大家麵前,隻說了一句:“忠義軍老營已經做出決定,下一步軍主力將南下江淮,歸順大宋。作戰命令明天一早就會下達,諸位可以回去休息了。”

半夜時分,巴根台忽然被帳外的腳步聲驚醒。他熟悉他的貼身警衛人員的所有腳步聲,他知道走到大帳外的一個是納爾丁,但是還有一個陌生的腳步聲,這麼晚了納爾丁帶了什麼人來呢?

巴根台一躍而起,將一把短刀攏在袖內,順手披上一件長袍。隻聽納爾丁低聲說道:“大帥,金使求見。”

巴根台冷笑一聲,金國使臣在這個時候深夜來訪是什麼意思?無非又是一個說客罷了。他不耐煩的說道:“金使見我做什麼?不見,趕他走。”

隻聽帳外一個渾厚的聲音低聲說道:“棟梁兄弟,是我完顏彝啊。”

以巴根台沉著的像鐵一樣的心性,也不由得大吃一驚,眼前一下子出現了當年那個俠骨仁心的女真青年,他大聲說道:“是良佐兄麼?!快請!”

帳簾一挑,納爾丁領進一個英姿勃發的青年將領,正是巴根台在雲門山荒村野店結識的好友完顏陳和尚!巴根台大步走上前來,緊緊握住他的手,上下打量著這位老朋友。納爾丁吃驚的看著巴根台,這麼多年,他是頭一次看到他激動成這個樣子。

巴根台擺手令納爾丁退下,把完顏彝讓到帳內坐下,說道:“良佐大哥,五年前一別,沒想到在這裏又見麵了。”

完顏彝見到巴根台也很激動,他說道:“棟梁兄弟,當年在離這兒不遠的那個荒村客棧,我就知道你是了不起的英雄漢。二哥我沒有看錯人啊,這幾年你們在益都幹出了這麼大的事業,忠義大帥天下聞名,愚兄好生敬佩啊。”

巴根台說道:“唉。。。。。。良佐兄還不知道我的心思嗎?這殺人的事業本不是我想做的事,我也是被逼無奈。不提這些了,斜烈大哥還好嗎?”

完顏彝麵色一沉,說道:“斜烈大哥現任壽、泗元帥府事。本來我任殿前奉禦,為皇上內臣。但是我還是想帶兵,就請大哥奏請聖上調我到他軍中任宣召提控。現在大哥病臥在床,恐將不起,由我代領其軍。”

巴根台想到完顏斜烈的英風豪氣,沒想到竟病成這個樣子,心下難過。他說道:“當年要是沒有你們兄弟那一張麵餅,沒有楊安大哥那一碗肉湯,我早就餓死在那個荒村客店了。沒想到楊安大哥已經死於戰陣,賈瑀大哥死於亂軍,而斜烈大哥又病成這樣。5年工夫不到,當年的老朋友就剩下我們幾個了,人生無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