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2 / 2)

巴根台和納爾丁對飲了一碗酒,不知怎麼的,他忽然想起了遼闊的草原。他說道:“是啊,誰都會想念老家。可是現在天下大亂,無日不戰,誰又能在老家過踏實日子。”

納爾丁忽然說:“我小時候聽說漢人女人都裹小腳,那時我心裏好笑,把腳裹的那麼小還怎麼走路。等到了漢地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也有很多不裹腳的女人。象四娘子、象海春,你們不但不裹小腳,衝鋒陷陣比男人還勇敢,我好敬佩你們啊。可是如果到了美麗的女人都要上陣的時候,這算是什麼世道啊。”

海春神往的說道:“納爾丁你不知道,棟梁大哥和四姐帶著我們在益都建設了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每一個來到益都的人都以為到了天堂,哪裏都不願意去了。可惜後來毀於天災和戰火。

但是我親眼看見了,人能讓江河改道,讓電燈照亮黑暗。人真的能改變世界,改變世道。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將來老營一定能領著我們重建益都。”

巴根台喝了一碗酒,說道:“是啊,人能改變世道,改變世界。總有一天我們會回去的,會把這個不平的世界建設成10個,1百個,1千個益都那樣的理想之城。但是沒有任何進步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也許我們在酷暑泥濘裏的作戰犧牲就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吧。”

海春說道:“不知道我們今生能不能見到那樣的好日子到來。”

巴根台說道:“隻要我們的理想象火種一樣延續下去,即使我們看不到,我們的子孫也一定會看到那一天。我們首先要保護好我們的人民,我們先要生存下去,然後理想才能變成現實。”

納爾丁說道:“大帥英明神武,我們跟著你戰無不勝,打的金軍潰不成軍,我們怎麼會生存不下去?”

巴根台沉思著說道:“榮譽是不會長久的。。。。。。。這個你不懂。敵人比我們強大的多,我們前途艱險啊。”

三個人喝著酒,談談說說,直到軍號悠揚,全軍出早操。納爾丁撤去酒肉,海春也回到值班室。在忠義軍,在山東百姓心目中,忠義大帥王棟梁是戰無不勝的戰神,品德高尚的偉人,是無所不知的賢者,是他們無比愛戴,願意為之死的王者。

但是在海春的眼中,巴根台是一個背負著沉重負擔的男人,有著不願為人知的苦難過去。他每日在勞苦中掙紮,幾乎沒有快樂。他外表沉默木訥,卻有著火山一樣的激情。他的身上有股男人的氣味,遠方的氣味,對這種氣味她熟悉又陌生,那一定不是來自中原。

在她的心目中,不僅有象其他人一樣的崇敬愛戴,更有一絲別人沒有的憐憫。有時候她自己都想不明白,她怎麼會憐憫這樣一個剛毅強悍的男人。

部隊早操完畢,總參擂鼓集合大軍,在化陂湖東岸祭奠淮西之役陣亡將士。全軍下拜,哀動三軍。隨後部隊向東麵開拔,四村八鄉的民眾都趕來為部隊送行,人民依依不舍,送這送那,部隊卻無一人敢取百姓一針一線,民眾隻得看著部隊向東越走越遠。

5天以後,部隊由洪澤南麵徒涉過三河,過了三河就是楚州州界了。巴根台在親信參謀軍官的簇擁下立馬三河西岸,凝視著淮西的土地。

多少從山東跟隨他南下的將士把青春熱血灑在了這裏,把靈魂留在了這塊土地上。誰無老母幼子,將來有一天他回到山東,那些孤兒寡母,白發蒼蒼的老人向他要人,他有什麼麵目麵對這些陣亡將士的親人。

巴根台心如刀絞,悲痛萬分,久久不忍離去。夏全說道:“大帥,我們走吧,部隊已經全部過河了。”

戰馬盤旋徘徊,前蹄不停刨著地下泥土,巴根台哀傷的說道:“和留在淮西的戰友們多呆一會兒吧,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來看望他們,我們把他們拋下了,他們會孤單。”

海春上前說道:“棟梁大哥,不要太難過了,將士們的犧牲不是你的錯。如果不是你的出色指揮,我們還會有更多人倒在淮西的土地上。”

巴根台目光堅毅的說:“終不能讓他們白白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