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可笑,蒙古有能力修建巨大的港口,有能力把數十萬噸戰略物資不遠萬裏運送到前線,卻沒有士兵來守衛這些寶貴的物資。這裏有無數的彈藥、炸藥,一旦遭受攻擊後果不堪設想。尤其是那些特殊彈種,為了保證白磷彈、照明彈和信號彈等等的安全,港口軍方都不敢在倉庫內屯放,隻能存在海軍戰艦上。但是在戰艦上就能百分百保證安全麼?
蒙軍高層為物資儲備基地的防禦兵力問題傷透了腦筋。最終還是蒙古強大的民兵體係發揮了作用,拔都王爺決定抽調6萬餘民兵和警察部隊,作為要塞守衛部隊。其中2萬人用於伏爾加河沿線的倉儲設施,4萬2千人用於黑海西岸和南岸諸港的守衛。
窩闊台汗13年(1241年)11月12日 黑海西岸布爾加斯港
布爾加斯,這個古希臘時期就存在的小漁村,已經讓蒙古人建成了一個相當規模的港口。幾個月之前,一隊蒙古水兵劃著衝鋒舟登岸,驅走了當地百餘戶保加爾漁民。蒙古海軍不裏阿爾籍士兵較多,同一個民族使得當地土著得到了相當的補償,糧食、布匹、鐵器和一些生活物資。但是也僅此而已,蒙古海軍士兵對這些巴爾幹的窮親戚並不太感冒。
幾個月的時間,附近的保加爾人吃驚的看到,這些富有的外來者把他們的漁村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港口。每天都有巨大的船隊在港口靠岸,卸下無數的物資、人員,然後拔錨返航。入侵者一邊修建龐大而又堅固的倉庫、軍營,一邊把碼頭上的物資運到倉庫裏。幾個月的時間,這裏無數的人不停的忙碌,直到這個荒涼的漁村變成了一個碉樓林立的要塞,要塞內部則是巨大的庫區。
11月12日,一個10餘艘運輸艦組成的中型船隊,在連綿的冬雨中駛入布爾加斯港。這次從船上下來的不是物資,而是一隊隊士兵。蒙古民兵的作訓服是藍色的,與特種部隊很好區別,武器也是以冷兵器為主,機槍和炮兵這些支援火力也弱了很多。不過要塞有8座炮台,裝備20多門火炮。其中有加長身管的75艦炮8門,負責對海警戒,16門九二陸炮負責對陸警戒。這麼強大的炮群,如果是單純防禦的話,單兵不需要那麼強的火力配備。
一個黃胡須的彪形大漢隨著士兵走下跳板,他披著黑色的橡膠雨衣,身後有幾個高大的隨從。他,就是這些士兵的指揮官,奇爾克伊糖業集團的人事部長,也是民兵團長莫禿幹。
連綿的冬雨陰冷到了骨子裏,不過這批民兵運氣不錯,都有膠皮雨衣。阿普歇倫總督區的青膠蒲公英產量不斷擴大,克孜勒尤爾特橡膠集團有餘力試製了第一批橡膠雨衣,正趕上這批民兵出征,莫禿幹找到老長官刻赤總督特倫敖都。老戰友感情深,這點情麵還是要給的,特倫敖都大筆一揮就特批了這批雨衣,這個時候一線部隊還沒有配備呐。
莫禿幹率領8百奇爾克伊民兵從塔曼港出發,橫渡黑海,是來布爾加斯換防的。原駐守此地的是喀山的一個民兵團,團長也是個退役的老特種兵,翁吉剌部的德格布。
德格布早就在碼頭上迎接,看到莫禿幹下到碼頭上,快步迎了上來。老戰友幾年不見了,先敬禮後握手,好不親熱。德格布笑道:“這鬼天氣就是這樣,冬天總是下雨,走,咱們先到司令部暖和暖和去。”
莫禿幹卻說道:“先得把我的兵安排好,都是好小夥子,因為天氣大批人病倒就不好了。”
德格布笑道:“放心吧,參謀們早就安排好了,營房也給你們騰出來了。還給你們準備了大桶的紅糖薑湯驅寒,下了船先來一大碗,保證精力旺盛,什麼病也沒有。”
莫禿幹這才跟著德格布往要塞司令部走,邊走邊問:“這裏情況怎麼樣啊?有沒有十字軍出沒?”
德格布說道:“當初我也擔心,這裏距離君士坦丁堡隻有2百公裏,等於是在十字軍眼皮底下。一旦我們遭受十字軍或者保加爾人的攻擊,距離我們最近的援兵還在瓦爾納,離我們有88公裏,緩不應急啊。不過到現在為止,我們還算安全,君士坦丁堡的十字軍沒有異動。我們隻和附近的斯洛文尼亞蠻族發生過一次武裝衝突,打死了他們幾十個人,他們就跑了。”
莫禿幹笑道:“鮑德溫二世真是個蠢材,我們把刀都架到他的脖子上了,他居然沒有任何反應?是在等死呢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