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2 / 2)

君士坦丁堡有八十萬人口,12萬守軍,其中不乏精銳之士,又有希臘火這樣的防禦利器。外城的城防壕數十米深,內牆厚度近5米,每隔54米即有望塔箭樓,在以冷兵器為主攻防的時代,這樣的城市豈是容易攻克的。

可以肯定,西蒙古的物資和運輸力量支持不了222天的攻城戰,這些沒有真正信念的烏合軍隊,也不可能像當年的日軍一樣承受巨大的傷亡。

蒙古大軍雲集,卻並未立即攻城,飛騎從澤克爾亞庫一撥一撥的奔出,傳達拔都王爺的命令。聯軍逼近君士坦丁堡城頭,構築營壘,工兵部隊日夜不停的建造工程機械。君士坦丁堡附近,沒有大木森林,從海上運來的木材、鐵料、纜索、精密機械、工業油脂等等工程材料,堆積如山。

從君士坦丁堡城頭向四周望去,西麵是一望無際的聯軍大寨,一個個方形的營壘如同棋盤一般,仿佛無窮無盡,把這座世界聞名的聖城圍的水泄不通。每個白天,聯軍大營旌旗獵獵,營寨外麵戒備森嚴,換崗的口令聲,馬蹄聲,甲胄鏗鏘甚至能傳到君士坦丁堡長牆。營寨內部,除了工兵營寨內喧囂沸騰,其他兵營鴉雀無聲,整肅嚴穆。每到夜晚,隔著大海,聯軍的營火隔著大海連接東西,一直綿延到天邊夜幕,分不清星星還是燈火。

在海上,艨艟巨艦一隊隊往來調動,交通艇、武裝警戒艇,海上巡邏艇穿梭不停。海對麵的於斯屈爾達,近百艘大躉船連成一氣構成臨時碼頭,那就是蒙古海軍黑海艦隊第一巡洋艦戰隊40艘阿闌豁阿級戰艦的泊位,和第一戰隊司令部所在地。每天無數的運輸船隊在海上徜徉,帆檣如山,如同在自家後院一般理所當然。

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的高山大海,已經成了一個大兵營。

2月29日,拔都王爺一到前線,就下令南線集群統帥們到澤克爾亞庫商議戰局。迫不及待的蒙古最高統帥,破例派出了一艘戰術飛艇來到南線集群指揮部尤瑪拉尼耶,接忽必烈、巴根台與自己彙合。拜住土綿諾顏目前坐鎮伊茲尼克,距離君士坦丁堡140公裏。之所以這樣安排,並非是忽必烈有意排擠拜住,把他擠出主戰場,實在是小亞細亞局勢太複雜,並非蒙古的堅強後盾,沒有大將鎮撫不行。

南線集群三位統帥,忽必烈王爺是全軍之主,黃金家族子孫,前線豈能離開他。巴根台是拔都王爺西征的主要助手之一,君士坦丁堡之戰勢傾山海,拔都王爺也離不開這位蒙古英雄,隻有委屈南線集團的第三號人物了。拜住雖然滿心的不樂意,不過他也不是不顧大局之人,隻能硬著頭皮認了。

自從上一年5月分別以來,巴根台已經大半年沒有見到拔都王爺了。對這位成吉思汗的長孫,巴根台的心情很是複雜。西征以來,他和速不台拚盡全力輔佐拔都,支持他,不僅僅因為他是黃金家族的傑出人物,西征大軍的最高指揮官。

更因為兩大兀魯思的政治聯盟實際上在窩闊台大汗即位以前就已經形成了,支持拔都王爺,就是支持拖雷兀魯思,就是支持蒙哥、忽必烈兄弟。如果蒙古的西征事業遭受挫折,拔都王爺的威望和實力受損,那麼自己兀魯思的地位也將受到影響,蒙哥的汗位也就沒戲了。所以,巴根台不遺餘力的支持拔都王爺。

在長期的戰鬥和建設中,巴根台和拔都王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拔都王爺的英勇善戰也就罷了,身為黃金家族子孫,哪有不善戰的。他的英明寬厚,從善如流,他的知人善任,和王者風範都讓巴根台折服。而巴根台的天縱之才,勇猛無敵,忠誠盡責,威望素著,也深深的感動了拔都。

所以,拔都也不遺餘力的支持他,巴根台才能全無掣肘的在西蒙古大展拳腳,建設了一個強大的西蒙古。這片基業,終究還是拔都王爺的,而一個強大的拔都兀魯思,也必然會成為拖累兀魯思的最大臂助,也是蒙哥將來爭奪汗位的最大本錢。拖雷大諾顏沒有做到的事情,巴根台渴望蒙哥做到。

現在,巴根台與拔都王爺的關係早已超越了政治層麵,他們已經成為了互相信任的至交好友。算起來他們相交也30年了,但是大王爺朮赤兀魯思長年典兵在外,相交並不深。而且拖雷大諾顏之死也傷了拔都的心,他不願意回蒙古草原,與巴根台也並不親近。隻有西征這些年,才讓兩大英雄真正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