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做大雁,別做海鷗(5)(1 / 3)

那是1983年的冬天,這對夫婦打算進行一次浪漫之旅。他們來到這個山穀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當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時突然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來得密,不一會兒,雪鬆上就落滿了厚厚一層雪。不過,雪積到一定程度,雪鬆那富有生氣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頭滑落;這樣反複地積,反複地落,雪鬆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如那些柘樹,因沒有這個本領,樹枝壓斷了。西坡由於雪小,總有些樹挺了過來,所以西坡除了雪鬆,還有柘樹、女貞之類。帳篷中的妻子發現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隻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丈夫點頭稱是,並興奮地說:“我們揭開了一個謎——對於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時候,要像雪鬆一樣,學會彎曲,學會給自己減輕壓力。”

人生感悟: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很多,有時麵對壓力,我們要學會適當地“彎曲”與退避,這並不是軟弱無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與前進。

等待也是人生

從前有個年輕人,與戀人約會,由於他來得早,而性子又急,就坐在一棵大樹下長籲短歎起來。

這時候,一個侏儒出現在他麵前。“我知道你為什麼悶悶不樂,”侏儒說,“拿著這枚紐扣,把它縫在衣服上,你要遇到不得不等待的時候,隻消將紐扣向右一轉,你就能跳過時間,要多遠有多遠。”

年輕人很高興,試著一轉,戀人出現了,正向他暗送秋波。他心裏想,要是現在能進行婚禮,那多好。他又轉了一下:隆重的婚禮,豐盛的酒席,他和戀人並肩而坐,周圍管樂齊鳴。他抬起頭,盯著妻子的眸子,又想,現在要隻有我倆該多好,他悄悄地轉動了一下紐扣:立時夜闌人靜……

他飛速地轉動紐扣,他有了兒子,有了孫子,轉眼之間已是兒孫滿堂。而他已是老態龍鍾,衰臥病榻,他再也不想轉動紐扣了,因為死亡的恐懼已經深深地包圍了他。他多想再回到從前啊!正當他萬念俱灰的時候,他試著將身上的紐扣向左一轉,奇跡發生了,他又回到了那棵生機勃勃的樹下,等著可愛的戀人。這時,他一下子學會了等待,他覺得沐浴在和暖的陽光下,聽著鳥鳴,看著草際蝶在飛舞,等著自己的情人,是多麼讓人幸福的一件事啊!

人生感悟:在等待中,我們體味艱辛,咀嚼痛苦,感受無奈,沐浴憂傷,正是這漫長的等待,博大了我們的人生底蘊,豐富著我們的人生內涵。

沉重的背負

一位住在非洲的印度教聖徒要到喜馬拉雅山拜訪坐落在山腰的巴德裏那斯和卡德那斯兩座神廟。神廟位於山腰一座險峻而陡峭的懸崖頂端,行路的人隻要腳下稍微一滑,就有可能墜入死亡的深淵。

為了能夠順利、安全地到達神廟,聖徒盡量精簡行裝,隻帶了簡單的一個背包上路。聖徒知道,如果帶上足夠的行李,在那些人跡罕至、空氣非常稀薄的高山上,行動和呼吸都將非常困難。

當聖徒艱難地翻越過一座冰雪覆蓋的山梁時,突然發現就在他前方不遠的地方,一個小女孩正在艱難地向前跋涉。聖徒加快腳步趕了上去,發現前麵走著的原來是一個年紀不會超過10歲的藏族女孩。這個女孩身材瘦小,衣服破舊,一張小臉被高原的紫外線曬得紅一塊紫一塊,蓬亂的頭發沾滿了塵土和草屑。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小女孩瘦弱的肩背上,竟然背負著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由於是負重前行,小女孩每向前挪動一步,雪地上便留下一個小小的、深深的腳窩。她的汗水像斷線的珠子般一直不停地往下滴落,而且喘氣喘得非常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