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行了吧你,都什麼年紀了,還學90後。胖子靠著山壁站著,抬頭看頭頂的黑洞,道:“咱們現在應該團結一致,其它的屁話少扯,你先上,我在後麵給你穩著。”
有胖子在下麵,我爬的容易些,再加上身體緩過了勁兒,沒多久便爬上了那條傾斜的洞口,胖子在我後麵,嫌我爬的慢,不斷用手推我腳,道:“天真,你倒是麻溜一點。”
這洞口及窄,僅有半米的直徑,稍寬些的地方,也不足一米,因此胖子爬的頗為吃力,整個洞裏都能聽到他粗大的喘氣聲。
洞裏黑漆漆的,雖然是傾斜的洞口,但幾乎有六七十度的角,因此爬起來並不輕鬆,我和胖子爬了數十米,洞口依然直直朝上,我便有些吃不消了,停了下來,道:“歇會兒。”
胖子也喘的厲害,沒吭聲,呼哧呼哧的出大氣,我們手中的光源有限,唯一的手電筒必須省著用,我正打算將手電筒關了,突然發現漆黑潮濕的石壁上,似乎刻了什麼圖案。
我趕緊叫胖子跟上,說有發現,又爬了十多米才爬到那個地方,這才發現,我們前方,竟然又分出了兩條岔道,而我看到的那個圖案,就刻在右邊那條道上,我打著手電往洞裏射,裏麵依舊是黑洞洞的。
左邊那條道,是慢慢往下傾斜的,而那個圖案,其實是一個龍飛鳳舞的解字,看樣子是用刀子一類刻上去的。
我看著那個解字,對胖子道:“應該是小花留給我的,他們進了這條道。”胖子道:“這地方誰也沒來過,他們走的地方,不一定是對的。”
胖子說的也有道理,我拿著手電筒,對比了一下兩條通道,小花他們選擇的,是依舊向上傾斜的那一條,而左邊那條則是向下,這條通道打的很粗糙,也不知是用來幹嘛的,但它既然存在,必然有它的道理,而且小花他們一直沒有回頭,說明這條通道一定有出口。
我腦海中出現了整個天淵棺槨的大致結構:按現在的情況看來,冰河中所環繞的那座巨型冰棺,應該就是整座天淵棺槨的碑,所謂府有名,墓有碑,那座巨大的冰棺,或許就是整座天淵棺槨的碑,而墓室的入口在山壁上,一路橫穿山壁而過,是一扇青銅門,整個山體是被掏空的,山底是殉葬坑與鬼道,鬼道通過那道不可能存在的樓梯,實際上已經讓我們不知不覺在往上走,接著穿過耳室、墓道,達到青銅棺槨的巨大墓室。
整個布局來看,這座天淵棺槨,應該是在一整座山體的內部,按照古人墓葬的格局,有三宮的說法。即主墓門打開以後,是一宮,對應墓主生前的正堂,也就是現在的客廳,正堂應該是陪葬品最多的地方,用以顯示主人的富貴,然後是二宮,即東宮,東宮與第三宮對立,一南一北,布局宏大,第三宮才是真正的主墓室。
大凡古墓,都離不開這種格局,古人很早之前,就有了陰宅的概念,因此不管時代如何,墓的結構怎麼變,三宮是自古及今都存在的,最開始的東宮我們已經走過,而火龍所在的地方,應當為墓室的正堂,那麼第三宮又在哪裏?
按理說,第三宮應當在正堂之後,如果因為其它原因,改動了第三宮的位置,那麼以古人後來居上的思想,主墓的位置,就應該修建在正堂之上。
在往七星魯王宮的路上,三叔曾給我侃過,有一種古墓格局,叫龍抬頭,是一種規格很高的古墓格局,即大多數古墓,都是修建在地底,平鋪過去,跟地麵建築是一個道理。而龍抬頭的格局,則像是修建樓房,一樓是客廳,二樓是臥室,將整個墓豎起來,一層壓一層,不僅工程及其浩大,稍有不慎,山體便會垮塌,因此,這種墓一般很少見,即使有,規模也是極小。
之所以被命名為龍抬頭,是因為整座墓都被一層一層的壓住,隻有龍頭可以抬起來,而這個龍頭,必然處於最高處。也就是主墓的所在。
但我現在所見的天淵棺槨,恰巧就符合的三叔的說法,殉葬坑在最底層,上麵是東宮,東宮之上是正堂,那麼真正的主墓室,會不會就在我們頭頂?
難道這裏就是一個龍抬頭?
小花是不是也想到了這一層,所以選擇了向上的這條通道?
我將自己的想法給胖子一說,胖子突然一拍額頭,道:“那話怎麼說的,一語驚醒夢中人!這個龍抬頭我在北京也聽人說過,據說是北派的一種風水格局,分為龍頭和龍身,是個大吉和大凶混合的墓穴。這種墓,在龍身一段,危機重重,往往伴隨著大量的殉葬屍體,屍氣凝結,便會起凶,成為一個粽子墓,可以說九死一生,是大凶的格局,埋在龍身裏殉葬的人,可以說是永世不能超生,但恰恰相反,龍頭的地方則是個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