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計劃的野餐才完美
城市與家
野餐是個畫麵感強到讓人禁不住浮想聯翩的詞:在草坪上席地而坐,美食美酒還有好景色……不過要真趕上臨時決定去野餐,你會束手無策還是井井有條?別不信,通過我們本期選題的小調查,野餐回來的人都一麵不無興奮地描述野餐經過末了又都補一句“不過下次一定想著帶上XXX”——說走就走的確興奮,不過野餐仍該有個計劃。
吃完一餐 再去野
怕麻煩的人大概會想,野餐不比下館子或住家飯,隨便打包個三明治、揣瓶水上路就OK——這論調真有令吃貨們集體沉默的那種無可厚非,要知道本著“即使在月球吃飯我也不會將就”的一片吃心來看,野餐的食物必須夠好吃、能盡興,我們要心滿意足地吃完—餐再去野!
並不是所有“露天吃飯”都叫野餐,野餐總該像模像樣的“隆重”點兒。從食物本身看帝都範圍內野餐無非生火跟不生火兩類。如果人少(比如你儂我儂的情侶二人),並且目的地不允許生火,那也不代表這一餐要將就著吃:保溫瓶裏裝滿熱咖啡、保冷袋裏襄著冰檸檬水,此外花生醬配吐司、油漫鳳尾魚配番茄麵包定能保證這一餐有聲有色,借著躺在野餐墊上拉著手看看雲朵,這畫麵實在讓人感覺似曾相識,如果準備的是多人篝火大餐就太讓人興奮了,炭火上緩緩打著卷的章魚、泌著油泡的牛脊肉、蔥香愈發強烈起來的和風蔥肉串,誰能不愛BBQ?
當然這類野餐食物的準備環節也要更花心思,“荒山野嶺”大日頭下現場勞作應該不會多舒服,環境、工具都不方便,安閑自在的野餐變成外出勞動就有點兒掃興了。從魚排、牛肉到各類串燒一般要頭天準備,而拌沙拉的材料洗淨備用就好,因為提前拌好的沙拉並不受歡迎。準備這麼多是不是有點兒肝兒顫?跟夥伴們建個臨時野餐討論組,列完菜單各自認領回頭烤爐前檢驗成果——這麼幹的另一好處是能吃到不同路數的美味!需要提醒的是聽裝食物,對野餐來說罐頭們有著先天的優勢,別一提到罐頭就隻想抹三明治用,我就試過打開一罐山東產的炒雞肉罐頭放在炭火上加熱,那隻翻著油花的罐頭頃刻被一群拿著麵包片的人瓜分一空。
不負春色 喝兩杯
現在說《格林童話》是不是會暴露年齡?不是跑題,我要說的就是野餐跟葡萄酒,因為想到這一塊兒就總也繞不過去童年看《格林童話》的記憶,誰統計過那裏麵有多少發生在森林裏的故事都是以“某一天,勤勞的小木匠帶著黑麵包跟酸葡萄酒去森林裏伐木”這樣的背景開頭的?總之不營去幹活兒還是郊遊,去鳥語花香的地方不拎上瓶葡萄酒是說不過去的,這麼嗲的環境當然是野餐的重頭戲。
說起泡酒、香檳是野餐配酒的首選毫無爭議,此情此景喝別的酒略顯安靜。意大利的起泡酒很少讓人失望,驚喜倒是變成常態一般。野餐飲用要推薦一款產自意大利南部產區普利亞(Puglia)、性價比超高的桃紅起泡酒,由薩倫托半島石灰質豐富的土壤上結出的黑曼羅葡萄(沒錯兒,這種不常見葡萄特別適合記下來然後找機會顯擺)釀製而成,偏桃黃的透明色澤非常誘人,另外一款產於德國萊茵高的歐洲王子起泡酒,除了同樣具有不錯的性價比,古樸經典的瓶身外型也能讓你的野餐變得“古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