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似乎所有人都非常的忙碌。揚州人忙著大舉進犯,殺戮燒掠,無惡不作,吳將軍忙著征兵討伐,皇宮也不斷增加支援,但收效甚微,隨著揚州人不斷在軍隊中增加男丁的比例,吳將軍這邊的抵抗愈發顯得杯水車薪,吳將軍隔幾日便修書一封勸解堯森參戰,但堯森均未回複,他在等自己所提條件的回複。
吳將軍終於拖不住了,她跳過蘇怡,直接修書一封傳到女皇那裏,將這邊的實際情況告知了女皇,並將堯森的重要性和他不能參站的理由,詳盡的寫在了書信裏,而蘇怡這段時間也沒閑著,她在盡量弄清楚當初的事情大概情況,並為自己找到一種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實施方案。
但戰事卻不容許她再多花一丁點時間為自己盤算了。
而堯森在這段時間也更是忙碌,雖然他未回複吳將軍的信函,但他知道,皇宮一定會同意他的提議的,畢竟,比起政權來說,他這點小事,嗬嗬,微不足道,所以,他是要為出站而做準備的。
這段時間,夏景甜這個半吊子的軍師總是能給他帶來許多靈感,首先他布置了一幹眼線在敵營周圍,其次,他將敵軍所要經過的幾個重點路線做了詳實的安排。最後,也是讓他最為擔心的是,自己這邊的軍士雖然勇猛無敵,但畢竟人數太少,而吳將軍新招募的軍士,他一個也看不上,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夏景甜也想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但她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因為前世的自己也沒看見過打仗,別說打仗其實連打架她也沒看過,隻看了那麼幾集抗日神劇便被裏邊日軍的殘忍所鎮住,沒敢再往下看。
就在二人一籌莫展時,前段時間收留並賜名的那個小孩軒轅所玩的一件東西,引起了堯森的注意。
那是一個類似弓箭的東西,所不同的是它是用嘴吹的,夏景甜初見它時,就覺得它像極了叫做吹箭的那種暗器。
夏景甜拿過它來,翻來覆去看了幾次說道:“要是能連發就好了。想想看,要是天上忽然下起了箭雨,會是什麼景象?”
堯森沉默了幾分鍾,就在夏景甜還在想這玩意要是AK-47就好了的時候,堯森一把從夏景甜手裏奪過,推門而出。
留下愣怔的夏景甜獨自回憶著剛才到底是哪句話說錯了?
就在堯森和夏景甜為了戰局在籌謀的時候,皇宮的欽差到了蘇怡的別院,並親自交給蘇怡一封女皇的親筆信。
當女皇的親筆書信交到她手裏時,她已預感到不妙。當她讀完後,更是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看起來,隻有答應他所有的條件了。
女皇在書信裏說,要蘇怡盡快查明堯森的案子,並替他昭雪。
哼哼,女皇甚至都不知道堯森這個案子的大體情況,就寫明了昭雪,這個意思已經表達的夠明確了。
蘇怡將皇家絹書緊緊的捏在手裏,咬牙瞪著窗外,過了許久,才長出一口氣,將捏皺的絹書攤在桌上,慢慢撫平。
日子是緊張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戰區逃回來的難民越來越多,皇宮的壓力越來越大,當女皇帶有斥責的第二封書信送到蘇怡手裏的時候,她不得不趨於壓力先行答應堯森的所有條件。
但堯森卻並不承認蘇怡的口頭承諾。她隻好在堯森麵前立下了保證書,及證明堯森是清白的證明書,並承諾將恢複堯森的姓氏及繼承其母親留下的一切資產及頭銜。
這時候的蘇怡隻以為,堯森要的不過是一個名譽和幾間老房子而已,她確實沒有過多的時間,仔細調差清楚堯森的底細。如果她有充足時間的話,她一定會阻止這件事,哪怕動用一切力量,哪怕她自己親自上戰場,她也不會讓堯森有出頭之日,但是,世界上的事情,誰又說的清楚呢?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所以,在堯森上戰場之前,百姓中對堯森的傳說,已經有N個版本在傳播發揚了,有的版本說吳將軍特別請出了戰神堯森出戰,這一仗一定會贏的,堯森其實就是伏部落的伏森,當年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說人家是災星,現在才證明了,人家是咱雍州的福星。還有的版本說,當年伏森出生,天呈異象,所以本來是雍州福星的伏森,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當做災星,但福星就是福星,老天一直在保佑著呢,這不,人家現在是雍州的救星,等等。這些版本中,最讓人啼笑皆非的版本是,伏森根本就是土地爺轉世,來救雍州人的。還有專門的說書人將這些版本改編成評書、戲曲,演繹遍了每個村寨、小鎮。
這當然是夏景甜想出來的了,她就要造輿論聲勢嘛,要不然光憑那麼幾封保證書,證明書的,要蘇怡不承認了,找誰去?
當然,這些消息也傳到了揚州人的耳中,堯森從這幾天探子捎回來的消息中,發覺揚州人在不斷增兵,所以猜測到,揚州人可能已經聽說,自己的老對手要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