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魚煲(平)
【配方】肉蓯蓉30克,海石斑魚500克,蛤蜊肉100克,料酒、醬油、薑、蔥、粉絲、小白菜、鹽、素油、上湯各適量。
【功效】補腎益精,強筋骨,潤腸通便。適用於腰膝酸冷,血枯,便秘骨弱等症。
【製作】
1.將石斑魚宰殺後,去鱗、鰓、腸雜,切薄片;蛤蜊肉洗淨,切薄片;白菜切絲,洗淨;薑切片,蔥切段。
2.將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熱時,加入薑、蔥爆香,放入上湯,石斑魚、蛤蜊、肉蓯蓉、粉絲、醬油、料酒、鹽,用武火燒沸,文火煨1小時,加入小白菜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忌食。
【解析】肉蓯蓉性味甘酸鹹,溫。入腎、大腸經。能補腎,益精,潤燥,滑腸。《藥性論》:“益髓,悅顏色,延年,壯陽……。”蓯蓉與性涼滋補之石斑魚、蛤蜊肉同烹,能增強補腎益精,強筋通便之功效。
鹿角膠燉烏龜(溫)
【配方】鹿角膠20克,製菟絲子15克,薑汁炒杜仲15克,炒山茱萸15克,老龜1隻(1000克),雞肉100克,鹽、胡椒粉、薑、蔥、上湯各適量。
【功效】補腎壯陽,強筋健骨。適用於腎陽虛導致的陽痿精冷、骨弱痿軟等症。
【製作】
1.將以上藥物洗幹淨,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將老龜宰殺後,去頭、尾及腸雜;薑拍鬆,蔥切段;雞肉洗淨,切絲。
2.將藥袋、雞肉、老龜、薑、蔥、上湯同放沙鍋內,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小時,加入鹽、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痰多便溏者不宜多食。
【解析】鹿角膠甘、鹹,溫。歸肝、腎經。能補血,益精。《藥性論》:“主男子腎髒氣虛勞損……。”菟絲子、杜仲、山茱萸有補腎益精健骨之效。幾味中藥與滋陰壯骨之老龜同烹,可增強其補腎填精壯骨之功效。適用於患者、正常人冬季食用。
附片牛膝燉乳鴿(溫)
【配方】製附片10克,牛膝15克,韭菜子15克,淫羊藿10克,乳鴿2隻,料酒、鹽、薑、蔥、胡椒粉、上湯各適量。
【功效】補肝腎,壯筋骨。適用於腰膝酸軟等症。
【製作】
1.將以上藥物洗淨,放入紗布袋內,紮緊口;乳鴿宰殺後,除去毛樁、內髒及爪,洗淨;薑拍鬆,蔥切段。
2.將乳鴿、藥包、薑、蔥同放沙鍋內,加入料酒、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陰虛而相火易動者不宜多食。
【解析】附片性味辛甘,熱,有毒。歸經入心、脾、腎經。能回陽補火,散寒除濕。《別錄》:“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藿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乳鴿性味甘、鹹,平。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益氣,祛風解毒的功效。二者與補腎強筋骨的牛膝、韭菜子、淫羊藿同烹,不但色香味美,而且增強了補腎壯筋骨,治療骨弱骨質疏鬆等症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