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澀聞將士們從頭至尾一致齊喊之聲,猶如滄浪拍岸,激起無數浪堆,澎湃在心。
梁玉在城牆上救治傷員,蘿澀和升子則兩人合推一輛三輪板車,跟著廂兵營士卒們,運石塊箭矢,在營地和城牆兩頭跑。
在這樣的激鏘的殺伐戰場,人人眼眸中都染上了血絲,不分兵種,隻有退敵,守城四字。
個人力量化為一粒塵沙,卻牢牢的依附在軍隊戰旗的旗杆上,你倒下,我上,我倒下,自有後來人!
運送物資到城池之下,蘿澀仰頭望去,隻見天色昏暗,遠遠天際被血色紅燃,硝煙彌漫。
關外人喊馬嘶,火把連天,鼓聲殺聲撼天動地,不斷有中箭的士兵屍體從城牆上被拋下,砸在蘿澀的腳邊,本就鮮血淋漓,如此一摔,更是肝腦塗地,血肉模糊。
西戎人第一波攻城,以弓箭手齊齊勁射城牆頭的猛烈攻勢為掩護,是城牆上的守軍在密織的箭雨下不敢抬頭。
讓身後的五萬步卒扛著沙袋圓木,手執藤牌盾,全力奔至城牆之下,用各種雜碎物袋,填滿屏水關外的深壑水溝。
城上守在女牆垛口的弓箭手,朝著不斷奔襲而來的西戎步卒死命放箭,西戎人死傷雖重,卻也幫了他們一個大忙。
屍體墜落至深水溝壑裏,反而充作了填平它的物料沙包,一波攻城畢,深壑已添下大半。
見填壑已成,西戎人進行第二波攻城。
十萬西戎騎兵下馬,分四個梯隊輪番攻城,隻見他們皆著重甲頭盔,幾人便扛著一架雲梯,冒著箭矢,踩過著滿是袍澤屍首堆累的血路,一鼓作氣的衝到了城牆之下,將雲梯架上滿是血汙粘滑的石壁,不要命似得往上蹬躥。
一時間城牆之上,礌石圓木隆隆滾下,滾燙的熱油點火,撞在罐甕內,朝著一個個西戎人的腦袋砸去,頓時,淒慘尖利的叫聲,如拔地而起的颶風,席卷了鮮血四溢的屏水關……
一牆之隔,殺伐慘叫聲入耳,蘿澀麵色發白,隻是麻木的不停的往竹筐子裏裝礌石,然後再和升子合力,用滑輪木架將竹筐升到城牆上去。
手心手指被石塊割碎,也是鮮血淋漓,她抹了一把腦門上的汗,整個人也像從血水裏撈出來似得。
她的心裏在發顫,這殺伐殘忍的場麵,令她渾身發抖,可梁叔夜就是為這種泯滅人性的戰場所生的。
這種宿命承受下的無力感,蘿澀第一次切實的感受到。
她沒有退敵的本事,隻能努力補給,多運一次上麵就多一道屏障,憑水關就多熬過去一刻,離勝利就更近了一步。
“啊!”
城樓之上士卒應聲栽下,倒在她的腳邊兒,蘿澀驚慌著抬頭望去,寫有“梁”字的中軍大纛杆舍旗傾,眼看下一刻就要倒下!
她一咬牙,推開正往竹筐裏放石塊的升子,將石塊盡數倒出,自己跳進了筐內,大聲喊道:
“升子,拉我上去!”
“不行”升子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上麵那麼危險,媳婦她不會武藝,就是白白送死去的。
“快!梁玉在西邊被纏住了,脫不開身,決計不能讓帥旗倒了!”
她揚手一指,目光堅定,十分果斷。
大纛也稱為“牙旗”是一軍的帥旗,是全軍最重要的旗幟,是軍隊的象征,重要性不言而喻。
帥旗不倒,則將軍依舊在,軍心任然穩固,即使吃了敗仗,也可重振旗鼓,卷土重來;可若帥旗倒下了,那不是將軍陣亡便是軍隊潰敗,剩下拚命的士卒,就會如深海之上失去燈塔指引的船隻,迷茫無措,除了繳械投降,不可能再有拚殺的力氣。
既然梁叔夜故意將帥旗留了在憑水關,引敵耳目,自己率領輕騎兵,偷襲西戎人駐紮大營,想要趁其傾巢而出時,直搗黃龍。
金蟬脫殼,火中取栗。
蘿澀想:隻要憑水關熬過傍晚十分,敵軍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