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怎樣才算紳士(1 / 1)

厚厚的字典裏是這樣定義“紳士”一詞的:“良好出生之人;一個好的家庭,雖不一定是名門望族;有佩戴盾徽的權利;社會階層高於自耕農;一個品德修養高尚之人;一個富於情趣之人,特別是有良好的品行與社會威望;仆人,特別是作為那些有地位之人的男仆,而不論男仆的地位。”

若字典的解釋是無誤的話,紳士可以既是紳士本人也可以是為紳士服務的仆人。若一人能安分守己,基本上所有人都是紳士一位。

但是,整個社會卻以更為膚淺的方式來定義紳士,隻要某些人在表麵上像紳士,就把他當成紳士。隻要一個人的穿著或是外在的形態達到一定的標準,那麼他就是紳士。

“紳士”一詞已被嚴重濫用、誤用。時至今日,其意義所起的作用不大。現在不少的重要鐵路與機構都已經棄用這個詞了。他們把候車間稱為“男士間”或是“女士間”。今日,一份美國的報業權威的報紙甚至不準“淑女”與“紳士”這些詞語出現在其專欄上。

現在很少著名的女演員被稱為“女主人公”而是被稱為“女主角”。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也不被稱為“紳士”而是稱為“大學生”。

有趣的一點是,“Lady”一詞原本是指出身高貴的女管家,被認為是“麵包的管理者”或是“家庭主婦”。

一個堅毅果敢的男人自然是個紳士,而紳士則不盡然是堅毅果敢之人。

當然,我不反對展現一個紳士的本來特質:對人禮貌關懷;言行優雅得體。這些優點有助於撫平人生道路的棱角,遠勝於那些表麵上功夫。我想強調一點,在人生道路上,若沒有性格與剛毅做後盾,那麼這些“小優點”的作用其實也不大。

世上的偉人、那些值得我們緬懷之人、那些推動世界發展之人,這些人很少會去關心自己的世人眼裏是否為紳士。他們隻是一個本色之人。他們盡力為同胞做事,在內心裏,他們是紳士,不追求表麵的花樣。他們行為的是源於性格的指引,而不是受製於社會的條條框框。

隻是想成為一個名義上的紳士,這是毫無意義的。要做紳士,就要有自己的性格、對同胞的熱愛、一種不斷追求“卓越”的激情,而不管環境如何變遷。首先,你要做好自己,然後才慢慢做個紳士。

做好自己,活出本色,自然而然,想不做紳士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