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聯絡機則不停的巡查,飛行員可以查看整個地區戰況。特別是一些大膽的營級軍官親自在聯絡機上查看整個戰況。然後根據戰場情況投放聯絡信筒。其實就是將戰場的情況通過罐頭盒形式投放給附近的作戰部隊,這些作戰部隊接到命令之後開始根據地圖上的標注進行調整進攻。
這幾乎相當於騎兵狼群戰術。聯絡機在陸軍騎兵戰術當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如此,秦軍的作戰效果開始大幅度提升。逐漸的戰術摸索出連級散兵機動戰術。
擁有新式武器裝備,加上天上聯絡機的幫助,秦軍以分散的兵力不斷的攻擊烏孫人。機槍,迫擊炮的使用讓一個隻有百人規模的連級。卻發揮著以前冷兵器千人以上作戰單位的效能。更重要的是聯絡機的使用。讓部隊之間的聯係便的敏捷起來。這種敏捷在於可以隨時調動周圍分散散布的幾個連級作戰單位從其他方向介入戰場。這就在另外一個層次加大了戰場兵力的裝變。
這場戰鬥很快展開。被打個措手不及的烏孫人開始倉皇撤退,而秦軍部隊利用機動的一個排上前擊潰對方。對方根本無法抵擋快速射來的子彈。他們隻能撤退。但秦軍並不計劃打算主動出擊。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運氣很好可以脫離該區域,他們也會在其他區域遭遇秦軍連級隊伍的進攻。這種進攻通常是慢慢的消耗,最終被其消滅。
直到這時,秦國終於找到了一種合適的對付遊牧騎兵的戰術,但這還不是頂峰時期,因為這個時候還有一項特別的技術沒有使用。那就是無線電。
高技術的戰場,特別是通訊方式的改變讓秦軍作戰單位變得越來越分散。戰場不再是那種大規模軍隊集結大兵團作戰的獨角戲。小規模作戰單位的作戰方式正式登上曆史舞台。這非常類似於後世提出的“蜂群。”戰術。作戰猶如一個人各種機體的不斷延伸。秦國聯絡機的出現延伸了人的視覺,嗅覺,味覺,各種武器的使用則延伸 了人各種機能。猶如人的胳膊,腿部的力量。
戰爭是綜合性的。也是講究高效能的地方。兵力分散在傳統的作戰樣式當中是一種兵家大忌,但這種戰術卻在技術的幫助下適應了戰場的需要,這種分散不是兵家大忌,相反,是一種改變過去模式觀念,主動迎合現代需求的變化之需。這種大膽的使用也隻有積極主動進攻的秦軍新一代將領,王賁,李信等人才敢大膽啟用。
對這種認識的還有趙軍的傘兵部隊的李左車,這種隻有百人規模的不斷戰鬥,讓他開始對小單位戰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