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齊軍在前進。(2 / 2)

被齊人俘虜算是好事,因為這些人還能善待他們。但那些被齊軍包圍俘虜的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娘的,這些燕狗就是不投降。”一支三千人的齊軍奉命越過燕軍防線向其後方穿過,他們的任何就是包圍這個區域內的燕軍退路。但他們在渡過當地的一條河流要道的時候遇到了麻煩。燕軍在該地方設立三個方向上的地堡。最要命的是,這些地堡上麵還有厚厚的鐵板和鐵軌作為支撐。用鐵桶炮根本無法將其撼動,但對方三個地堡相互掩護,機槍能夠將己方炮手殺死。

如此一來,齊軍這支隊伍就被壓製在這裏了。

燕軍在此處設地堡,完全是聽命秦軍觀察團的命令。他們認為這裏是交通要到,關係燕軍後勤補給。為了防止占領區內燕軍遊擊隊騷擾,所以在這裏設立了機槍地堡。有了上次被炸地堡的經驗。燕軍特別加厚了上麵的防護,他們鋪設了厚厚的鐵板,這種鐵板完全是國產貨,燕人在遼東也有了自己的鐵廠。使用焦炭冶鐵的技術在燕國傳播開來。

即便如此,燕軍還有幾個人被對方的炸藥彈震死震傷。齊軍的炸藥彈威力較大。但火藥畢竟距離現代火藥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威力方麵還是差點。如果使用黃色炸藥的話,估計裏麵的燕軍很難幸免。所以,為了保命,燕軍拚命的射殺靠近的所有齊軍士兵。

如此一來,齊軍就無法前進。但齊軍還是有絕招的,那就是使用突擊隊。突擊隊戰術在齊軍的指揮下表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突擊隊裝備精良,而且隊伍精幹。作戰效能發揮的特別大。齊軍全軍上下都成立了突擊隊作為精銳部隊來使用。

“你們的任務就是給我炸掉那三個機槍地堡。天黑行動。”齊軍的指揮官下達命令道。

“喏。”突擊隊隊員們大聲叫道。然後開始準備,他們的武器是手提機槍。就是衝鋒槍,由於這種衝鋒槍屬於最早的產品。所以,一些加工件采用的是傳統的切削技術,這種技術難度比較大。而且衝鋒槍的重量很大。對鋼材的要求也比較嚴。所以,齊國的工匠們一時半會的還仿製不出來,但李氏兵工廠的供應量很大。每個月會有一千到三千支這樣的衝鋒槍流入六國。其中,有七成以上的槍支會流入作戰區域的齊國。

不過平均下來,突擊隊中能有三支這樣的衝鋒槍就已經算是火力相當強悍了。此外裝備的還有使用十三發長排彈匣的17式手槍,鋸斷的散彈槍,以及短小的馬槍。這些武器都是為近戰做準備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齊軍中漸漸的分出了一個神射手的位置。

這個神射手的角色相當於今天的狙擊手的作用。齊軍在突擊戰術中最早使用了狙擊手這一重要作用。這一點,秦人還遠遠沒有想到。因為他們的作戰規模都比較大。是大兵團作戰的典型範例。秦人落後於齊人的戰術。

突擊隊分工極為明確。神槍手遠遠的利用月光瞄準。他們大致尋找機槍可能出現的位置。而衝鋒槍則近距離壓製對手的火力。手槍手則進行特別突擊,他們要快速的突進去一點。幫助爆破手炸毀這些地堡。

“突突突。”一挺機槍連續發射機槍彈。突擊隊不小心引發了燕軍的警報裝置,一種是用細鐵絲懸掛的罐頭盒,這種罐頭盒極度被隱蔽起來。如此一來。機槍手發覺情況不妙立即掃射四周,但這是盲目的射擊。因為他們也不知道目標在哪?

“砰。”一聲槍響。機槍手被打掉了。

“突突突突。”機槍再次響起。

“砰。”又是一槍。但這槍恐怕是最後一槍了。因為,這槍同樣暴露了狙擊手的位置。

“突突突。”猛烈的火力當場將狙擊手打爛。不過這也為齊軍突擊隊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轟。”爆破手從一個側麵空閑的射擊孔中投進了炸藥包。為了保證對手沒有反應時間,爆破手故意把引信掐短。但代價是,爆破手也要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碉堡炸毀之後。爆破手已經是奄奄一息。近距離承受了巨大爆炸的強大衝擊波,讓他的內髒被震的粉碎。即便是動用外科手術,也無法活命。這就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