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動(1 / 1)

感動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愫。

會感動是一種很美好的事情。

隻要是一個正常人,他一定具備會感動的條件。但在紅塵滾滾中走過一年又一年之後,有些人哀歎,自己已不再感動。

縱使君心似鐵,縱使世事難料,這人世間卻依舊有真情,這世上的許多人依舊在感動人或被人感動。

不一定轟轟烈烈,不一定可歌可泣,感動常常蘊育在不經意的生活小事之中,被感動也絕不都是大娘大嫂、丫頭片子,受到感動的男人往往更真誠;反過來又讓人心動。

翠兒愛上一位毫不起眼的小夥子時,親友圈中反對聲、不屑聲四起,都說不明白人尖兒翠兒何以眼光如此不濟。那小夥子貌不驚人,話不高聲,除了做飲食生意賺了一小把之外別無長處。但翠兒不管不顧把自己一個堂堂大學畢業的校花嫁了過去。

八年過去後翠兒才露底:當初一門心思嫁的人有個特點,那就是美好的人和事他總是深深地感動。

容易感動的丈夫八年間生意有了長足發展,飲食公司屬下的酒家已經多達六家,且家家紅火,就是在金融風暴橫掃時也沒淡過。

如今朋友們羨慕翠兒倒不是因為她成了闊太,而是翠兒和大款丈夫默契與和諧。他倆善良的目光總能捕捉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動之餘不覺對人生對未來很有信心,也極願意為此付出努力和代價,而且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一個人如果不再被感動當然也就無法感動人。他對這個世界冷漠,世界對他也就毫無溫情可言。其實真正讓人感動的並不是小說和影視劇,所謂凡人小事有時更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我心裏裝著許許多多令我感動的故事,有聽說的有親身經曆的也有從報刊上看來的。那些人和事在深山老林在繁華都市在我們身邊都有,隻要我們肯發現且有一顆感動的心。

我有位朋友年少時淘氣得不行,無心向學打架卻是好手,母親的規勸在他聽來不過是耳邊風。有一回架打得太大,重傷了鄰居的孩子,朋友的母親一夜之間鬢發飛霜。朋友麵對慈母羞愧難言痛徹心肺,從此不再打架一心念書。多年後講起這段往事他不覺哽咽,那一刻我讀懂了母親自心,也學會了感動。

我一直忘不了,在南下的列車上,那位幫我抱了大半夜孩子的解放軍,分手時他怎麼也不肯留下姓名;我也忘不了,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把我丟失的錢包按身份證的老地址送回老屋的至今未曾謀麵的少婦;我還忘不了,在我無端受到傷害時,那些關注的目光和聲援的話語;我更忘不了,在我多方受挫彷徨無助時,那位打的前來,登上七樓看望我的身患絕症的好友……每每想起這些,我的心中便有暖流湧動,我就知道隻有好好活著,才是感動之餘的最好回報。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隻要他(她)還會感動,就有希望,就壞不到哪兒去。如果經常會受到感動,那就要麼是運氣太好,要麼是我們這個社會越變越可愛了。而常常感動的人,又會有意無意地令周圍的人受到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