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謝足球(1 / 1)

咱中國人見了麵,幾千年來都習慣於問一句話:“吃了沒有?”個中無甚深意,不過找話說說罷了。前幾年據說開始起變化,不大見麵的人一旦碰上了,劈頭便是一句:“離了沒有?”這實在有些誇張,生活中並不多見。

這幾天廣州城倒是出了個新動向:公車上,電梯裏,走廊飯堂辦公室,不管走到哪裏,“昨晚看球沒有”的問話聲均不絕於耳。不是客套,不是寒暄,純粹是想問別人想不想交流“波經”。而且人人知道講的是世界杯。

這種詢問之後往往回答者眾。“看了,看到兩點。”聲音未落,又有人搶答:“我守著看到散場,都五點了。”講完很驕傲地笑,顧不得一臉憔悴。

要是還有時間,雙方就會開始發表具體意見,比如某某某某某(外國人名字長)那一球踢得好生了得,某某隊贏了贏得其所,話中多夾雜足球專業術語,且愛憎分明傾向性強,似乎不這樣就有和稀泥之嫌。

這種時候自然沒我什麼事,兒子更是當我弱智,不屑於為我啟蒙。

反正這絲毫不妨礙世界杯成為地球村的盛大節日。有了電視,距離已不再是障礙。守著熒屏觀看法國世界杯賽事,成了絕大多數球迷的樂事。當然,這還遠遠不夠。於是,排隊買報紙,邊看邊大發議論;於是,捧回一大堆美食,供看球時細細品嚐;於是,電話費大增,球迷間熱線聯係不斷;於是,酒吧人滿為患,半醉半醒時更添了觀賽氣氛;於是,球賽開場前不夜城萬人空巷,深更半夜時到處都有閃亮的窗口……

兒子周末回到家歡呼雀躍,說這下子可撈著看球賽了。在學校沒這個條件,但校方到底還是體恤民情,組織學生們看了世界杯開幕式。這種令人熱血沸騰的運動總是特別受大學生青睞的。

親友們都知道我是足球盲,卻不清楚我也看足球。不是在球賽現場,也不是半夜爬起來“發燒”,我隻是注意每日電視新聞的尾聲,這時總會播放頭天賽事的結果及精彩進球鏡頭。沒有中國隊,誰輸誰贏對於我並不重要,也不捧某某球星的場,我老記不住他們的大名。但我喜歡看球員一個飛腳,那小球似箭一般射進球門的刹那;喜歡聽那來自球場的一陣高過一陣的呼喊聲浪。我總在想:足球真的是一種精神。有了它,人類什麼事不能做啊!

前兩天偶然結識了一位新女友,她宣稱自己很愛看足球。我對女球迷向來敬重,便說你真行,我可是除了射門別的都看不懂。她笑了,原來她跟我一樣,鬧不清踢足球的種種規則,就喜歡足球場上那種不贏不罷休,隻管一往無前的勁頭,看著過癮、解氣、受感染。哈,“英雄所見略同”。

這幾日,每逢夜幕籠罩,開賽在即時,我都會靜靜地在窗前坐幾分鍾,觀馬路上車少人稀,聽沸騰前的溫和寂靜。這時我的心裏不覺湧出一句話:感謝世界杯,感謝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