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顛覆與突破(1 / 1)

如何顛覆與突破

洞見

作者:王均豪

我想用“曆久恒新”這個詞來解釋顛覆與突破,均瑤一直是用這種理念來發展的。做了那麼多年的企業,始終記住我父親的一句話“無論做什麼事,要摸一摸胸口這一巴掌地,對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把好的曆史保留下來。

我們老祖宗的話,這也是曆史的傳承。老祖宗說“做什麼事要吃在嘴裏,看在碗裏,想在鍋裏”,我們也是這樣做的。

做百年企業就像蓋一棟大樓,需要四到八根柱子。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好的製度文化要沉澱下來,所以我們的使命也在不斷地調整,為社會創造價值,做現代服務業國際化百年老店。這個夢需要通過點點滴滴去實現。

比如我們的吉祥航空,如何吸取傳統各大航空公司的優勢,如何進行自我創新,我們實施了很多方案,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戰略思想。所以八年來我們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實現不斷盈利。

值得驕傲的是,將近四十家飛機平均機齡隻有三年多,是世界上最年輕的機隊,這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國內的飛行員緊缺,我們把國際飛行員人才市場打通,引進了一百多位國際機長,有這樣才能創新,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航空市場剛剛開始不久,我們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融合。

中國隻發展了三十多年,很多行業還沒成熟。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從藍海進入紅海,最後進入寡頭和相對壟斷的階段。我們曾經做到全國乳製品前十名,但是由於所有的企業一哄而散推行價格戰,整個行業開始惡性競爭。我們毅然決然地把純牛奶砍掉,轉型之後高端食品飲料板塊出現,這樣才能保持住我們的發展。在三聚氰氨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出淤泥而不染,等到危機過去了我們又開始發力。當然,這是要通過不斷思考才能不斷控製自己的風險。

做百年老店需要一種恒心,我們始終用的是中庸文化。中庸的核心理念是什麼?追求至善,不求完善,很多事情做到七八十分,保留一二十分,這樣不管是在任何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都能夠留有餘地。

我們自身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如何吸取中國曆史的傳統文化,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創新?我自身也在不斷思考我的人生,我都把我的墓誌銘想清楚了:做一個明哲保“升”,誌“童”道合的好生意人。中國講究“儒士”道,需要拿得起放得下,這個過程當中使自己的人生不斷沉澱、不斷升華。我們都長大了,但是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真長大了,要把童心保持住,因為童心裏麵有本善、本真、本好奇。本好奇是什麼?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創新基因,十萬個為什麼問下去就找得到答案,要和道相結合,道是所有的規律,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做合適的事情。(本文根據作者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校友論壇”上的演講整理而成,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