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光)
【社區衛生績效考核】2月9~11日,北京市社區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與社區衛生工作專家組成考核組,對18個區縣社區衛生工作進行了專項考核。此次考核共分6個考核組,每組由1名市衛生局領導帶隊,對全市每個區縣進行為期1天的集中考核。考核重點突出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製的改革、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人才隊伍的建設、中醫藥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的利用以及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滿意度等。考核分為現場考核、行業考核、各組橫評等環節。考核中的每個環節均遵循了公正、客觀、科學的原則。社區衛生市級績效考核結果書麵反饋給各區縣,根據考核結果兌現了市級考核資金2000萬元。(孫立光)
【社區衛生服務模式與服務能力】為充分發揮基層衛生貼近百姓的優勢,與大醫院共同開展對60歲以上低保全口無牙的老年人免費鑲牙服務,篩查3524人,完成免費鑲牙1077人。對65歲以上老年人眼科疾病篩查23091人;完成糖尿病20萬人次的免費血糖檢查;對北京市戶籍、年滿60歲的老年人實行“三優先”服務,其中優先就診79.62萬人次,優先出診14.73萬人次,優先建立家庭病床3134人次,免收掛號費44.94萬人次22.47萬元;對無社會養老保障的老年人提供1次免費體檢;印製《北京市居民家庭保健手冊》100萬冊,免費發放到居民家中。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人員開展千名醫師進學校活動,提高了學校衛生工作水平。在防控甲流工作中,開展社區宣傳、密接者和輕症患者居家管理、疫苗接種等工作,印發宣傳品548萬份,居家管理13.06萬人次,278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疫苗接種點接種136萬人,占全市總接種人數的67.3%。初步開展了社區預約大醫院掛號工作。(孫立光)
【社區衛生“四個一批”工作】全年完成1200名管理幹部、540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專科培訓。組織了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崗位練兵比賽。培養5萬名家庭保健員,並開展了慢性病病友俱樂部和社區衛生誌願者活動。在大醫院對口支援社區衛生工作中,派出對口支援人員15600人次。全市返聘的醫學專家983人,其中高級職稱719人、中級職稱264人。全年撥付補助資金2196.84萬元,並建立600餘名返聘專家信息庫。定向為山區、半山區培養醫學生105人,並免除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擬訂了社區衛生服務示範中心(站)創建標準。
(宗保國)
【老年健康服務體係建設】年內,在調研的基礎上,擬訂了《關於建立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係的意見》的初稿。(宗保國)
農村衛生
【農村基本醫療衛生製度建設】年內,本市實施以強化鄉鎮衛生機構醫療服務能力為切入點的農村衛生發展舉措;在房山區探索實施村級基本用藥試點;積極改善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條件;整合鎮村兩級衛生資源;強化鎮級政府和村級組織屬地管理責任,實施鎮村衛生機構建設規劃並逐步完善運行機製。推行了首批30類122項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免費項目,努力實現農村居民公平享有與首都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和基本藥品服務。(宗保國)
【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籌資420元,農民參合率95.7%,籌資總額11.4億元。全市統一規範“特殊病種”門診補償範圍,試行鄉鎮衛生院“零起付”補償政策,住院補償“封頂線”18萬元,推行“出院即報和隨診隨報”。為加強基金監管,組織市級專家和社會監督員開展了新農合基金稽查;完善新農合信息管理係統功能,加快推進新農合實時結報進程;以規範管理和提高服務能力為目標,實施了新農合管理幹部和專業人員的培訓。全市新農合基金支出111401.55萬元,住院補償率46.17%(不包括二次補償),門診平均補償33.71%。(宗保國)
【農村衛生服務體係建設】年內,起草了《關於加強本市郊區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統籌城鄉衛生事業發展,加快推進本市農村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做好《中國初級衛生保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的終末期評估,對各郊區縣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對曆年主要健康指標數據進行了初步統計分析,為製訂終末期評估驗收方案奠定了基礎。(宗保國)
【鄉村醫生管理】全年完成本市5494名鄉村醫生的執業注冊和換證工作。開展了鄉村醫生待遇落實情況調查,為完善政策提供了依據;印製了《鄉村醫生管理手冊》,規範和指導各郊區縣做好鄉村醫生的管理工作;與《健康報》合作,免費向鄉村醫生發放《健康報〈鄉醫導刊〉》,宣傳衛生方針政策以及農村衛生工作動態,指導鄉村醫生做好村級衛生服務。(宗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