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機智阿骨打激勵士氣(2 / 2)

皇上寵信奸佞鑄冤案

天祚帝保大元年(1121)正月初一,改元,並赦免犯人。當初,金人舉兵內侵,遼國郡縣丟失了將近一半。皇上一共有四個人兒子:長子趙王,母為昭容,

次子晉王,母為文妃,再次秦王、許王,均為元妃所生。

國人都知道晉王賢明,深孚眾望。元妃的哥哥樞密使蕭奉先擔心秦王不能立為太子,因而暗裏圖謀陷害晉王。

文妃姊妹共三人:

長姊嫁於耶律撻曷裏,次為文妃,再次嫁給餘睹。有一天,她們姊妹三人一同在軍前相會,奉先趁機委婉地勸別人誣蔑駙馬蕭昱及餘睹等人陰謀扶立晉王為帝並且事情敗露了。

皇上竟信以為真並將蕭昱、撻曷裏等人誅殺,而且也將文妃賜死了。隻剩下晉王皇上不忍心給他加以罪名。餘睹在軍中,聽說此事後十分恐懼,當即率千餘騎叛逃到了金國。於是皇上便派遣奚王府事蕭遐買、北府宰相蕭德恭、大常袞耶律諦裏姑、歸州觀察使蕭和尚奴、四軍太師蕭幹率所部兵馬追趕餘睹,他們在閭山縣追趕上了餘睹。

而後諸將商議說:“皇上寵信蕭奉先,奉先將我們看得一錢不值。餘睹乃是宗室豪俊,平時不肯屈服於奉先。如果捉住餘睹,將來我們這些人也會一個一個走餘睹的老路!不如放他走。”於是他們便將他放走了,回來後便向皇上誑稱說:“追趕不及。”

奉先既已眼見餘睹出逃,恐怕日後他們諸位也會反叛,於是就趕緊歸勸皇上驟然加給他們爵位賞賜,以攬結眾人之心。以蕭遐買為奚王,蕭德恭試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上京留守事,耶律諦裏姑為龍虎衛上將軍,蕭和尚奴為金吾衛上將軍,蕭幹為鎮國大將軍。

皇上如此寵信奸佞、不分是非、離失人心,即使沒有阿骨打遼國也必然滅亡。蕭奉先在金兵步步緊逼國土日漸淪喪的境況下居然置國家利益於不顧誣害晉王致使忠臣良將流落他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偏聽一方,而是要仔細勘察做出公正的處理。

昏庸天祚帝殺子失人心

天祚帝保大二年(1122)正月十五日,金軍攻克中京,進而攻下澤州。皇上出居庸關,到鴛鴦泊。得知餘睹引領金人婁室孛堇猝然而至,蕭奉先便獻計說:“餘睹乃是王子班的後代,這次前來不過是想立其外甥晉王為帝罷了。如果為社稷著想,不吝惜一個兒子,明正其罪而誅殺之,可以不必交戰而餘睹自行撤回了。”

皇上於是便賜晉王死罪,素服三日,耶律撒八等人也均被誅殺。晉王一向得人心,諸軍聽說他死了,無不潸然淚下,從此人心渙散。餘睹引領金人進逼行宮,皇上率領衛兵五千餘騎臨幸雲中,將傳國璽也遺失在了桑幹河中。

天祚帝親小人遠賢臣屢屢聽信蕭奉先狠心殺子,更將人心失盡,如此作為遼國怎能收複失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盲目聽從他人的意見要審時度勢,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天祚帝識破蕭奉先

天祚帝保大二年(1122)三月初二,皇上得知金軍將出擊嶺西,於是前往白水泊。初六,群牧使謨魯斡降金。初七,皇上到達女古底倉。聽說金兵正在逼近,無計可施,乘輕騎進入夾山,這才明白了蕭奉先不忠。

於是他惱怒地說:“你們父子倆誤我到今天這一步,如今就是想殺你,又於事何補!

恐怕軍士心中忿怒怨恨於你等避敵苟安,造出禍事來必定會連累於我,你不要跟隨我入山。”於是奉先下馬,哭拜而離去。

他走了還不到幾裏,左右就抓住了他們父子,並將他們捆綁後送交金兵。金人殺死他的長子蕭昂,然後將奉先及其次子蕭昱戴上刑具送交金主。途中遇到遼軍,奪回奉先父子回國,皇上於是便將他們一同賜死了。

天祚皇帝寵信佞臣、不思國事致使舉國淪喪,不得已避難夾山,然其雖已發現蕭奉先為奸佞之徒然卻仍不思己過,日後他不能光複遼國也是必然的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我們犯錯以後要敢於承擔,采取彌補的措施,而不是指責他人,文過飾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