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楊氏代周(1 / 2)

高祖文皇帝楊堅,是弘農郡華陰人。高祖的祖先叫楊震,他曾是漢朝的太尉。楊震有一個八代子孫楊鉉,楊鉉曾做過燕國的北平太守。楊鉉生下兒子楊元壽,楊元壽曾經出任北魏的武川鎮司馬,子孫也因此在那裏居住下來。楊家子孫都有非常顯赫的地位,楊元壽的兒子楊惠嘏和孫子楊烈,分別任職太原太守和平原太守,再到後來,楊烈的兒子楊禎被朝廷任命為寧遠將軍。

楊禎是高祖的祖父,高祖的父親是楊忠。楊忠跟隨周太祖在關西起兵,因功勳卓著,得太祖賜姓“普六茹”,官位也一路升至柱國、大司空,後來被任命為隋國公。楊忠去世後,周太祖特意追封他為太保,諡號“桓”。

大統七年(公元542年),在馮翊般若寺中,高祖的母親呂氏生下了高祖。當時,有一個從河東來的尼姑恰巧碰到,她對高祖的母親說:“這孩子的模樣非常特別,應該好好撫養,日後或許能成大事。”呂氏就將孩子托付給尼姑,那個尼姑將高祖安置在客館,並親自安撫喂養。高祖長大後,相貌奇特,儀表不凡。高祖的身材上身修長,而下身短促,顯得深沉卻又威嚴。起初進入到太學,大家都有點忌憚他的長相,即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雖然和他親昵卻也不敢輕易注視他。

高祖十四歲的時候,京兆尹薛善特意征召他為功曹。十五歲的時候,高祖被封為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和儀同三司等職務,同時被封為成紀縣公。當然,這與他父親的功勳是分不開的,高祖子憑父貴。十六歲時,他又升遷為驃騎大將軍。

周明帝即位後,任命高祖為右小宮伯,加封為大興郡公。周明帝信奉迷信,怕楊堅心生反意,就派善於相術的大臣趙昭為高祖看相。趙昭回來後假裝說:“楊堅就是普通人,最高不過能做個相國罷了。”不久以後趙昭私下對高祖說:“皇上對你產生了不信任,私下派人查探你,這恐怕對你極為不利,你好自為之,請牢記我的話!”周武帝即位後,高祖做了小官伯,離開京城去出任隨州刺史,並升遷為大將軍。後來武帝征召他回到京城,恰巧高祖母親臥病在床,三年當中,高祖晝夜服侍母親,寸步不移,當時的人都說他是孝子,品德高尚。

宇文護把持朝政的時候,非常嫉妒仇恨高祖,多次想要陷害鏟除他。因為得到大將軍侯伏、侯壽等人的幫助,高祖才能夠幸免於難。後來,高祖承襲了隋國公的爵位,周武帝又娶了高祖的長女為皇太子妃以後,對高祖恭恭敬敬,也更加信任他。齊王宇文憲想要加害高祖,私下對周武帝說道:“楊堅相貌與眾不同,我每次見到他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隻怕他不願屈居他人之下,這對您是個威脅,請皇上下令除掉他。”周武帝笑著說:“他是皇親國戚,手中握有重權,我怎能隨意動他。”內史王軌也曾多次建議周武帝,皇太子年紀太小,隻怕楊堅位高權重,日後威脅江山社稷。周武帝不高興地說:“如果這是上天的旨意,那該怎麼辦?”高祖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恐慌,擔心惹來殺身之禍,隻能在平日裏刻意掩飾自己的言行舉止。

周宣帝時期,高祖的官職和威望越來越高,因此受到了皇帝的猜忌。皇帝有四個寵幸的妃子,四家爭寵,相互誹謗誣陷。皇帝經常氣氛地對高祖的女兒說:“一定要殺盡你們的九族!”有一次,皇帝對左右侍衛說:“待會楊堅來,倘若變了臉色,就殺掉他。”高祖來之後顯得鎮定自若,皇帝隻能無奈作罷。

高祖曾多次受到各種勢力的威脅,遭遇種種不測,幾乎被置於死地,但高祖憑借著聰明的才智和朋友的幫助,一一化險為夷,並最終登上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