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年號至元十四年正月,元朝軍隊攻入汀州。文天祥移師漳州,趙時賞、趙孟溁也隨即帶領兵馬到來了,唯獨吳浚的兵馬沒有到。過了沒有多久,吳浚來到了軍營。文天祥見到吳浚,卻發現吳浚已經投降元朝了,這次前來是勸說自己投降的。文天祥大怒,命令士兵把吳浚捆綁了起來,用繩子勒死了。
七月,文天祥率領手下的人馬出兵攻打元朝的軍隊,經過手下將領分奮力拚戰,吉州八個縣被收複了一半,就剩下贛州沒有被打下來。文天祥的這次出擊再次振奮了愛國誌士,他們紛紛起兵響應。臨洪的各個郡縣,都送來財物,資助文天祥。潭州趙璠、張虎、張唐、熊桂、劉鬥元、吳希爽、陳子全、王夢應等相應起兵在邵州、永州之間,收複數個縣城,撫州何時等也起兵相應,分寧、武寧、建昌三縣的豪傑,都派人到文天祥的軍中,表示願意接受文天祥的命令調遣。
文天祥的聲勢震動了元朝,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一邊調派軍隊支援贛州,一邊自己親自率領軍隊突然殺到興國進攻文天祥。文天祥沒有料到元朝的軍隊會來得這麼快,於是率兵向永豐撤退。永豐的鄒馮在文天祥到來之前就已經潰敗,於是李恒一路追擊文天祥。鞏信堅守抵抗李恒,身中數箭戰死殉國。
潰敗的軍隊一路擴展,潰不成軍。在空坑,士兵徹底的潰敗逃走,元兵抓住坐在轎子裏的趙時賞詢問他是誰,趙時賞說:我姓文。元兵都以為抓住了文天祥,所以就把趙時賞活捉回了大營,文天祥這才逃過了李恒的追逼。趙時賞在元軍大營怒罵不止,堅決不肯屈服。當時有很多人因為職位不高,被抓了就會很快釋放。劉洙多次辯解自己是簽廳官,職位不高,直到行刑前還是在為自己辯解。一起行刑的趙時賞嗬斥他說:死就死了,你何必這麼沒有氣節呢!就這樣,被抓的林棟、吳文炳、蕭敬夫等人一同殉國而死。
失敗後的文天祥在循州收拾殘兵,重整旗鼓,駐紮在嶺南抗擊元兵。十一月,文天祥的軍隊駐紮進了潮陽縣城。潮州這個地方有一夥盜賊經常為禍作亂,首領分別陳懿、劉興。此二人反複無常,多次表示歸附又反叛。文天祥的軍隊殺了劉興,陳懿趁亂逃走,為潮陽人除了一害。
十二月,鄒馮、劉子俊從江西帶領軍隊與文天祥會和,兩支人馬再次攻打陳懿,招架不住的陳懿暗中勾結已經叛變投降元朝的張弘範。在陳懿的引導下,張弘範的軍隊很快就逼近了潮陽。五坡嶺,張弘法打了一個文天祥措手不及,文天祥被千戶王惟義抓住,鄒馮自刎求死,被士兵護送到嶺南而死。到這個時候,當時跟隨文天祥起兵的劉子俊、陳龍複、蕭明哲、蕭資都以死殉國。門客杜滸被抓後,憂悶憤恨而死。趙孟溁、張唐、熊桂等人兵敗被俘後死。
張弘範把文天祥押到了潮陽,士兵讓文天祥對張弘範行跪拜的禮,文天祥不肯跪拜。張弘範好言勸慰文天祥,希望文天祥能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大聲的說:我不能保衛我自己的父母,難道還要去做勸別人背棄父母的人嗎?張弘法惱羞成怒,不停的向文天祥逼迫,迫使文天祥寫信勸降張世傑。文天祥見張弘範不死心,於是寫下了千古名篇《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把自己一生的遭遇彙聚成了這一首七律,表明了自己堅定的立場態度。張弘法沒有辦法,就放棄了讓文天祥勸降張世傑的念頭。
崖山一戰,張世傑盡忠殉國。文天祥被張世傑押回了元朝的京城。路上,文天祥絕食八天求死,沒有成功。到達元朝京城後,文天祥被安置在了奢侈豪華的住所中,他不為所動,坐到了天亮。元朝的統治者沒有辦法,隻得把文天祥關到了兵馬司的獄中。
當時,元朝的皇帝正在尋求宋朝的人才,投降了的王積翁說:沒有人能比得過文天祥了。元朝皇帝就派王積翁去向文天祥傳旨。文天祥說:國家已經滅亡了,我也隻能分到一個死字。王積翁被文天祥所感動,聯合投降的謝昌元等十名官員請求元朝釋放文天祥,讓文天祥去做道士。留夢炎站出來反對說:文天祥一出來,重新在江南號召起來,那我們這十個人會有什麼下場呢?
至元十九年,文天祥站起來對獄卒說:我的事情已經結束了。說完,向南拜了三拜,從容赴邢。幾天後,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為他收屍,發現文天祥的麵容跟活著一樣。這一年,文天祥四十七歲。文天祥衣服的帶子中寫著這樣的句子:孔子說要成仁,孟子說取義。隻有盡到了義,才能做到仁。我讀聖賢的書籍,所學到的是什麼呢?從今以後,我沒有什麼愧疚了。
文天祥能夠慷慨取義,照取汗青,在麵對外族入侵的民族危難之際,大義凜然地全節而死,以死來鑒證起對祖國的一片深深熱愛之情,這種愛國舉動實在是讓人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