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鄰居很好奇地問他:“你的獎項得來不易,每季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品種改良,為什麼還這麼慷慨地將種子送給我們呢?難道你不怕我們的南瓜品種因而超越你的嗎?”
這位農夫回答:“我將種子分送給大家,幫助大家,其實也就是幫助我自己!”
原來,這位農夫所居住的城鎮是典型的農村形態,家家戶戶的田地都毗鄰相連。如果農夫將得獎的種子分給鄰居,鄰居們就能改良他們南瓜的品種,也可以避免蜜蜂在傳遞花粉的過程中,將鄰近的較差的品種轉而傳染自己,這位農夫才能夠專心致力於品種的改良。相反的,若農夫將得獎的種子私藏,則鄰居們在南瓜品種的改良方麵勢必無法跟上,蜜蜂就容易將那些較差的品種傳染給自己,他反而必須在防範外來花粉方麵大費周折而疲於奔命。
就某方麵來看,這位農夫和他的鄰居們是處於互相競爭的形勢,然而在另一方麵,雙方又處於微妙的合作狀態。
每個人從開始正式工作那天起直到退休,總在與同事打交道。雇用、解聘、受命、指示、挨批評、受表揚……幾乎無時不在以同事為參照物,無時不在周旋、生存於同事圈。與不同時期的同事建立包含友誼色彩的私交,可以說對事業、對工作、對生活都是極其有利的。大凡胸懷大誌並取得成功的人都善於從自己的同事那裏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及獲得無窮的前進動力。
一個員工若想得到老板的賞識,就必須與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絕不會是自大、自負的結果,而應是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基礎上,懂得為其他同事著想,必要時幫助同事處理某項工作。
職場中,我們應對同事心懷感恩,即使你憑一己之力得來的成果,也不可獨占功勞。讓那些屬於同一部門,曾經協助過你的同事一起來分享這份榮耀吧!
別擔心你所扮演的角色會被人遺忘,因為你的所作所為在上司眼中瞧得清清楚楚,如果自己一味賣弄、誇耀,反而會落得邀功之嫌,當然,同事也會覺得十分反感。
相對的,如果大大方方地和同事分享功勞,一方麵可以做個順水人情,另一方麵上司也會認為你很懂得搞好人際關係,而給你更高的評價。
可是賣這份人情的手法必須做得幹淨利落,不可矯揉造作,更不可對同事抱著“施恩”的態度,或希望下次有機會討回這份人情。所謂放長線、釣大魚,將目光放遠才是上策。
思考與互動
1.你在工作中主動幫助過同事嗎?能保持耐心嗎?
2.讀了文中的小故事,你有什麼感想?
學會向批評鞠個躬
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個人再聰明,再能幹,也總有失敗犯錯誤的時候。人犯了錯誤往往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拒不認錯,找借口辯解推脫;另一種是坦誠承認錯誤,勇於改正,並找到解決的途徑。
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可能。關鍵在於你認錯的態度。隻要你坦率承擔責任,並盡力去想辦法補救,你仍然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被日本國民譽為“練出價值百萬美金笑容的小個子”、美國著名作家奧格·曼狄諾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推銷大師原一平最初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雖然每天都在勤奮地工作,但收入仍少得可憐,為了省錢,他甚至不吃午餐、不搭電車。
一天,原一平來到一家名叫“村雲別院”的佛教寺廟,原一平被請進廟內後,與寺廟住持吉田相對而坐接下來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這位老和尚介紹起投保的好處來。
老和尚一言不發,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後平靜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願。”原一平一下子泄了氣。
老和尚接著又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麼前途可言了。”
原一平啞口無言。
老和尚又說了一句:“小夥子,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原一平似有所悟。接下來,他組織了專門針對自己的“批評會”,每月舉行一次,每次請五個同事或投了保的客戶吃飯,為此,他甚至不惜把衣物送去典當,目的隻為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氣……”“你有些自以為是,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這樣很容易招致大家的反感……”“你麵對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你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你的常識不夠豐富,所以必須加強進修,以便能很快與客戶尋找到共同的話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