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1)(3 / 3)

豁達的人,聽到逆耳忠言會報以感謝,聽到讒言誹謗隻會一笑了之而不發怒。

豁達的人更有著驚人的免疫力。尖刻、勢利、貪婪、嫉妒幾乎與他無緣。他更不會文過飾非,乃至於暗箭傷人。他光明磊落,是個熱愛別人也為別人所熱愛的人。

狹隘的人何以變得豁達呢?

首先要摒棄各種世俗雜念,生活中許多糟糕事,聽了不如不聽,見了不如不見,要有盲者、聾者的智慧,去聽無聲之聲,去看無色之色!

其次要善於原諒人,多和誠懇之人交朋友,從他們身上學習為人之道。

感謝羞辱吧,它是“激勵”的別名

許多時候,他人的羞辱其實是人生的一門選修課,心胸狹窄者把它演繹成包袱,而豁達樂觀者則會把它看做是“激勵”的別名,感謝羞辱,從羞辱中提煉出自身的短處與缺陷,用羞辱激勵完善自我。

有一次,林肯為了取悅一個很自私的政客,簽發了一個命令,要求手下史丹頓調動某部分軍隊。史丹頓生氣地說林肯是“一個笨蛋”。林肯聽到史丹頓的話之後平靜地回答說:“如果史丹頓說我是個笨蛋,那我就是個笨蛋,因為他幾乎從來沒有出過錯。我得親自過去看看。”

林肯見到史丹頓後,他知道自己簽發了錯誤的命令,於是收回了成命。

後來當林肯總統被刺客槍擊後,躺在福特戲院時,史丹頓傷心地說:“這裏躺著的是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統治者!”林肯以其寬容、仁慈的高貴品質,終於贏得了許多曾認為他是個“瘋子”、“傻瓜”的人的尊敬。

上世紀80年代初,年邁的曹禺已是蜚聲中外的戲劇大家。有一次美國同行阿瑟·米勒應約來京執導新劇本,作為老朋友的曹禺特地邀請他到家做客。午飯前的休息時分,曹禺突然從書架上拿來一本裝幀講究的冊子,上麵裱著畫家黃永玉寫給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給阿瑟·米勒和在場的朋友們。這是一封措辭嚴厲且不講情麵的信,信中這樣寫道:“我不喜歡你解放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的心不在戲劇裏,你失去偉大的通靈寶玉,你為勢位所誤!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也不夠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

這信用字不多但卻相當激烈,還夾雜著明顯羞辱的味道。然而曹禺念著信的時候神情激動。阿瑟·米勒很疑惑,真不明白曹禺恭恭敬敬地把這封信裱在專冊裏,現在又把它用感激的語氣念給他聽時,他是怎麼想的。

的確,這樣的行為太過罕見,無法使人理解與接受。但阿瑟·米勒不知道的是:這正是曹禺的清醒和真誠。盡管他已經是功成名就的戲劇大家,可他並沒有像旁人一樣過分愛惜“自己的羽毛”——榮譽和名聲。在這種“傻氣”的舉動中,透露的實質是曹禺已經把這種羞辱演繹成了對藝術缺陷的真切悔悟。此時的羞辱對他而言已經是一筆鞭策自己的珍貴饋贈,所以他要當眾感謝這一次羞辱。

生活永遠源源不斷地在製造羞辱,這是永恒的命題,比這更重要的是你的態度。

某年暑假,大學生小波決定參加一家著名報社的假期實習,然而表情傲慢的報社接待人員在知曉小波普通院校的出身後,毫不留情立刻把簡曆丟還給了他:“普通大學學生暫時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內。”羞辱與尷尬刹那漲紅了小波的臉,在眾人的訕笑下小波逃跑似的溜了。許多天過去了,那種羞辱感還一直在深深刺痛著他。不能夠就這樣放棄,受傷的小波一遍遍激勵自己。經過努力,不久小波便在另一家更出色的報紙找到了實習的機會。直至現在,小波仍然感謝那一次羞辱:是它刺激自己用執著戰勝了自己內心深深的失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