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2)(1 / 3)

有時,羞辱是一種智慧,是一片袒露的真誠,是一腔恨鐵不成鋼的期待與厚望。對於強者而言,羞辱鞭策著他們,滋補著他們,健壯著他們。讓我們成為強者,深深地感恩別人的羞辱吧。

思考與互動

1. 生活中,你遭遇過別人的羞辱嗎,你是如何應對的?

2.對於羞辱,你是痛恨還是感激呢?請寫出你的看法。

感恩,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我的手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誰能想到這段豁達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餘年的高位癱瘓的殘疾人——世界科學巨匠霍金。

命運之神對霍金,在常人看來是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他口不能說,腿不能站,身不能動。可他仍感到自己很富有:一根能活動的手指,一個能思維的大腦……這些都讓他感到滿足並對生活充滿了感恩之心。因而,他的人生是充實而快樂的。

與霍金相比,我們有的人什麼也不缺,要金錢有金錢,要手有手,要腳有腳,可生活給他一點磨難,他就開始怨天尤人了。這樣的人沒有感恩之心,快樂也與他失之交臂。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麵對、曠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仔細想一想,其實生活給予每個人的都不會太少,隻要你好好珍惜其中的一二,並不斷去打造,你就能擁有生命的芬芳,你就能擁有幸福的生活,你就能迅速地擺脫煩惱。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財物,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當即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冰心老人在《談生命》一文中寫道:“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何嚐又不美麗?”我們每個人的哭與笑,是否都在用來感謝生命了?

當代作家鮑爾吉·原野在《不會感恩的人就不會負疚》中說:

感恩不同於對別人說“謝謝”。恩說不出口,是在心裏藏一輩子的債務。

……

感恩,一要感謝糧食。是糧食讓人們活下來並活下去。盡管進退飯局的人久已不進粒米,盡管減肥的人聲稱與糧食結仇,但從人的屬性觀察,所有的人都是糧食的受益者。對糧食感恩的人,盡量不剩飯,扔半隻饅頭手會哆嗦,吃飯認真,看到米粒心生歡喜。這樣的人多半是本分人,麵色清靜安詳。如果對糧食——這種樸素而根本的果實心存敬意,由此推想,這人不會暴殄天物,也不會荼毒眾生。

感恩第二項要感謝水、草木、鮮花、小鳥、晴空、土地和幹淨的空氣。它們的存在固然不是為著人們享受,但享受了,要像過客一樣懷著敬意默默退出,不打擾它們,更不傷害它們。取我一份,已經足夠。蜜蜂采蜜也沒有把花朵變成垃圾堆。

以上兩項感恩的對象不是有名有姓的人,是大因果。在小因果的感恩鏈條裏麵牽連著父母和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