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2)(2 / 3)

當我們的努力和感恩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時,同樣也要心懷感激之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不是盡善盡美的。在作出決定前仔細想一想,失敗的沮喪、自我成長的喜悅、老板的嚴格、工作夥伴的熱心、客戶的支持……這些都是人生中值得感恩的珍寶。如果你每天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去生活,相信你的心情必定是愉快而積極的。

思考與互動

1. 關於霍金和羅斯福的故事,你有何感悟?

2. 談你對“不會感恩的人就不會負疚”這句話的理解。

幸福源於一顆感恩的心

一個嬰兒剛出生就天折了。一個老人壽終正寢了。一個中年人暴亡了。他們的靈魂在去天國的途中相遇,彼此訴說起了自己的不幸。

嬰兒對老人說:“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這麼久,而我卻等於沒活過。我失去了整整一輩子。”老人回答:“你幾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談不上失去。誰受生命的賜予最多,死時失去的也最多。長壽非福也。”中年人叫了起來:“有誰比我慘!你們一個無所謂活不活,一個已經活夠數,我卻死在正當年,把生命曾經賜予的和將要賜予的都失去了。”

他們正談論著,不覺到達天國門前,—個聲音在頭頂響起:“眾生啊,那已經逝去的和未曾到來的都不屬於你們。你們有什麼可失去的呢?”三個靈魂齊聲喊道:“主啊,難道我們中間沒有一個最不幸的人嗎?”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個,你們全是,因為你們全都自以為所失最多。誰受這個念頭折磨,誰的確就是最不幸的人。”

凡是讀過弘一大師傳記的人,都不會忘記他是以怎樣珍惜和滿足的神情麵對盤中餐:那不過是最普通的蘿卜和白菜,他用筷子小心地夾起放在嘴裏,似在享用山珍海味。正像夏丏尊先生所說:“在他,什麼都好,舊毛巾好,草鞋好,走路好,蘿卜好、白菜好、草席好……”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位倍受敬仰的人物,原本生長在“黃金白玉非為貴”的富豪之家。

惜衣惜食,非為惜財緣惜福;愛人愛物,到了方知愛自己。

有位70多歲的老先生,攜一幅祖傳名畫參加電視台組織的鑒定活動。

他對主持人說,父親告訴他,這幅畫可能價值數百萬元,所以他總是戰戰兢兢地收藏著。由於自己不懂藝術,這次有這麼好的機會,他便拿來請專家們鑒定。

專家鑒定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非常肯定地認為,這幅畫是贗品。主持人問老先生:“這個鑒定結果,一定會讓您很失落吧?”

老先生憨厚地笑了,說:“這樣也好啊,至少以後不會再擔心有人來偷這幅畫,我就可以放心地把它掛在客廳裏了。”

有時候,失去可以比擁有更輕鬆。

感恩猶如心靈的泉水,源源不斷,它滋潤心田,免於幹涸;它讓生命充滿生機,洋溢朝氣,遍灑陽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它來自我們的心靈,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也不須付出代價,關鍵隻在你我一轉念之間。這是你我的福利,你要放棄嗎?

如果我們時時能用感恩的心來看這個世界,則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可愛、很富有!樹上小鳥的輕唱,太陽無私的光明與熱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會令你感到心曠神怡。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財萬貫,他仍是個貧窮的人;懂得知恩報恩,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我們要學會享受生活。我們要正確地處理好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充實自己的精神後花園。事業並不能代替人所追求的一切,人不僅需要物質的豐富更應該有精神的豐富。因此,我們要學會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樂趣,始終保持著感謝生活的心靈。

思考與互動

1.你對幸福的理解是什麼?你認為眼下的自己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