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3)(1 / 3)

一個微笑著的榜樣員工是企業中無可替代的力量,一個充滿微笑和團結氣氛的企業是不可戰勝的!

思考與互動

生活中,你會微笑,你經常微笑嗎?這裏有一些簡單的技巧:

1.像空姐一樣微笑

說“E”,讓嘴的兩端朝後縮,微張雙唇。輕輕淺笑,減弱“E”的程度,這時可感覺到顴骨被拉向斜後上方。相同的動作反複幾次,直到感覺自然為止。

2.微笑的三結合

與眼睛結合:當你在微笑的時候,你的眼睛也要“微笑”否則,給人的感覺是“皮笑肉不笑”。眼睛會說話,也會笑。如果內心充滿溫和、善良和厚愛時,那眼睛的笑容一定非常感人。眼睛的笑容有兩種:一是“眼形笑”,二是“眼神笑”。練習:取一張厚紙遮住眼睛下邊部位,對著鏡子,心裏想著最使你高興的情景。這樣,你的整個麵部就會露出自然的微笑,這時,你的眼睛周圍的肌肉也處在微笑的狀態,這是“眼形笑”。然後放鬆麵部肌肉,嘴唇也恢複原樣,可目光中仍然含笑脈脈,這就是“眼神笑”的境界。學會用眼神與客人交流,這樣你的微笑才會更傳神、更親切。

與語言的結合:微笑著說“早上好”、“您好”、“歡迎光臨”等禮貌用語不要光笑不說,或光說不笑。

與身體的結合:微笑要與正確的身體語言相結合,才會相得益彰,給客戶以最佳印象。親和力更強!

不知感恩是一種道德癌症

一位藝術家到山裏采風。他遇到一個貧困少年,他的家裏窮到四壁透風。藝術家立即慷慨解囊,幫助他家建了一座房子。房子蓋好時,藝術家從城裏特地打來電話詢問那少年搬進新房高不高興。少年卻說了一句讓這位捐資者心寒的話,他說:“房子不錯,就是還缺個大電視。”

缺失“施恩圖報”之心,把施恩者當搖錢樹,其冷漠與欲望結合的回饋,實在是對關愛之心的一種褻瀆。

《說文解字》把“恩”解釋為:惠也。所謂恩惠,自然有施之一方和受之一方。恩是用“惠”將施受兩個方麵的情感緊密聯係在一起。在我們豐富的語言中有很多精辟的詞語,如:恩怨分明、知恩圖報、忘恩負義、恩將仇報……對施受兩方麵的情感變化給予讚美和鞭撻。

忘恩負義或恩將仇報的人都為人們所唾棄和不恥。三國時的呂布,就是這樣的典型,雖然其勇猛異常,武藝超群,但他見利忘義、反複無常、剛愎自用的性格,最終遭到了應有的報應。而與呂布正好相反的人物關羽,卻是一位忠、勇、義的化身,自從和劉備桃園結義後,忠心跟隨劉備打天下,以報答劉備的手足深情,即使身陷曹營,被曹操用金錢美女引誘也不改初衷。

在我們身邊,曾出現過多例將他人的幫助當做社會“福利”的事。這些現象讓我們痛切地感到社會道德的某種缺失。

2005年6月30日,在沈陽打工的17歲的韓磊在丁香湖遊泳時,突然聽見喊救命聲,一男青年在水中掙紮。韓磊遊了300多米,奮力將落水者托出水麵,在將落水者送到岸邊時,卻被突如其來的大浪卷得不見蹤影而意外死亡。韓磊的家人、目擊者以及當地政府在為韓磊申報烈士時,唯獨缺少獲救者的證明。盡管家人四處貼尋人啟事,盡管當地的報紙、電視等媒體連續十多天跟蹤重點報道,呼籲獲救者站出來,但半個多月過去了,獲救者至今不露麵。所有人的期盼,變成了一種淒涼的等待;還有救了19人而犧牲了的重慶開縣農民金有樹,他救的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參加他的葬禮,甚至有的被救者說他救人是為了得獎金;11年出資300多萬元,資助178名貧困孩子上學,身患癌症的深圳著名歌手、愛心大使——叢飛,在他生命垂危時,那些曾受他資助過的學生,竟然沒有一個來看望他,更不用說幫助他看病。這其中就有好幾個讀完大學並有了一定經濟基礎,還有好幾個就在深圳。新聞披露後,那些正在接受他資助的學生及其家長,竟抱怨“你不是說供我們到大學畢業嗎?現在不出錢了,不是坑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