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盤點已步入花甲之年的歌壇常青樹(3 / 3)

花甲爺爺代表保羅·麥卡特尼(前甲殼蟲樂隊成員)總結發言:

“我從來不打算退休”

記者:現在的工作夥伴對於你來說都是年輕人,相處起來融洽嗎?

保羅:有時想想(和年輕人打交道)這個度的確不好把握。一方麵你又想震懾下這些初生牛犢般的年輕人,教教他們規矩;但實際情況卻是,開工時我對製作人和錄音師們說,來吧小夥子們,我們現在是工作夥伴了,大家不要有太大壓力,不要對我太敬畏,因為這會影響工作成果。當我想嚐試些新的人聲旋律,新的貝斯編曲,我擔心錄音師們會因為我是保羅麥卡特尼而變得畏畏縮縮。有時還需要我會主動跟他們提出,我想嚐試某一種音色。所以我們早早定下的一些原則:我們大家都是同一個團隊中的成員,大家要享受工作不要有壓力。如果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盡管說出來。盡管我可能還會一票否決你,但我一定會認真聽取意見。(笑)

記者:做音樂很辛苦,創作和演唱會覺得與早期有什麼不同嗎?

保羅:現在的創作依然很隨性我認識戴夫也是偶然巧合。他買下了這間已經瀕臨破產的錄音室,打電話對我說,有時間你有興趣來和我們一起隨便排練玩玩嗎?我問你們想玩點什麼?他說隨便排一排五六十年代的老歌,《Long Tall Sally》之類的。我便答應了。當時約翰尼·德普剛好送給我一把新吉他。我到了錄音室,戴夫說要不然咱們幹脆搞點新東西吧。於是我彈著新吉他即興寫了段主歌,戴夫加入了鼓的節奏,貝斯手克裏斯加入了低音部分,涅槃樂隊當年的第二吉他手派特·斯米爾,也加入了我們。我們就這麼在一起即興,我隨便和著旋律胡亂唱了些詞彙。之後我們甚至開始討論,是幹脆把它寫成正經的歌,還是就這麼玩玩?有人當即提議,寫成歌也挺好,再雕琢一下歌曲結構。於是就這麼4個小時過去,我們突然有了一首新單曲,這太讓人興奮了。

記者:你經過了樂壇風格輪轉,音樂介質的更新換代,什麼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保羅:我小時候是聽著收音機裏的歌長大的。那感覺很美妙,因為你可能隻是無所事事地躺在地板上,而電台裏的聲音便成了一切注意力所在。那時候BBC裏有很多精彩的節目,不過流行音樂不是很多,也沒有什麼搖滾樂…其實那時還沒有搖滾樂的概念。那時有古典音樂節目,也有點歌節目。每個星期日有一個很大的節目,我記得那時在裏麵聽到Pat Boone的《I'll Be Home》,也算是當時的熱門單曲。所以那時候聽電台對我,以及我們那個年代的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電台給了你的想象力很多空間——你看不到那些人在做什麼,所以你隻能聽到聲音然後去想象。那感覺真的很美妙。

記者:有傳聞說要退休了?

保羅:當我走在街上的時候很多人都跟我說,我的音樂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我同時也很高興的聽到湯姆·佩裏和戴夫·戈洛爾也這麼說。對於我來說,我很喜歡做音樂,如果我退休了,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所以我不會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