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珊:不晚,萬事自有定時
樂人
作者:李楠
近日,從《我是歌手》舞台重回人們視線中的“靈魂歌者”黃綺珊發布了最新單曲《一起來》。《一起來》作為11月23日黃綺珊在“新能量音樂計劃”的音樂推介會上獻唱的第一首原創歌曲,一度顛覆了人們記憶中對“黃綺珊式”高亢華麗唱腔的最初印象。《一起來》帶著濃鬱的英倫複古式的搖滾味,沒有了令人顫抖的閃電般通透立體的高音飆升,卻有著入耳的旋律和正能量聚集的歌詞內涵,想必這也是《一起來》能定義為中國能量音樂旗幟之作的原因。
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了解黃綺珊是從《我是歌手》開始的。當一個“被埋沒”多年的具有超凡嗓音條件的“過氣”女歌手站在一檔音樂真人秀節目的舞台上時,名次顯然已經變得非常次要。越來越多的歌迷和媒體在感歎黃綺珊《剪愛》中的傷情,《等待》中的堅定和《The Power of Love》中的力量後無限好奇——這個實力派女歌手為何能在沉寂數年後突然爆發?
緣起樣板戲
一半是天賦,一半是努力
黃綺珊在過去27年的音樂旅途中似乎都隻是一個單純的歌者,她不夠圓滑,不夠漂亮,僅憑嗓音的天賦和勤勉的努力,做著自己職業中最份內的事情——歌唱。歌唱是黃綺珊釋放和表達自己的方式,相比言語的溝通,黃綺珊更善於用歌曲作為“符號”傳遞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音樂對於黃綺珊是注定的。“我3歲就開始唱樣板戲,因為我們那個年代隻有樣板戲,而且我外公是個票友。”談到音樂曆程的起點,黃綺珊以輕描淡寫的口吻開始了這樣平靜的敘述。黃綺珊的外公確實是她幼年時期的音樂啟蒙者。黃綺珊告訴記者,現在看來,在音樂熏陶中長大的她注定要做一名歌手。
1980年代出道,黃綺珊也同那個年代的所有歌手一樣,模仿著那個時代的流行樂標杆——鄧麗君和蘇芮。同時,鄧麗君和蘇芮給黃綺珊的影響也最大,以至於她的很多歌曲中都有著“鄧麗君的傷情”和“蘇式的唱腔”。
《我是歌手》的舞台上,黃綺珊特以一首《等待》驚豔全場,這首歌據她說就是“特別獻給蘇芮的”。“她(蘇芮)既然曾經是我學習的前輩,那我為什麼不能唱一首歌獻給她呢。這是你做晚輩的一個態度。”黃綺珊這樣說。
模仿是一個歌手最初的成長,但僅僅模仿對於黃綺珊來說是遠不夠的。“在過去某一個時間段,我非常喜歡研究別人的聲音,別人的音色,別人的技巧,別人的唱腔,我就是一個喜歡研究VOCAL(聲樂)的人,這是我的興趣所在。我會去研究它們的特點,去研究她們的聲音從哪個共鳴來的。然後就會加以自我訓練。最主要是自我訓練,就是怎麼把這種好的東西怎麼消化轉換成自己的”,黃綺珊坦言:“我的歌聲,天賦是一方麵,50%是後期的努力。”無疑,黃綺珊在聲樂方麵的聰明是天生的,她悟性極好又會融會貫通,這使她的歌聲中不僅有許多令其他歌手望塵莫及的高難度的技巧運用,更平添了幾分靈動的獨特氣質。
迷茫的告別
隱入神學院,投入新生活
黃綺珊的音樂生涯並沒有因為她的單純而變得平坦;她醉心的歌唱事業也並沒有因為她的努力盡早結出豐碩的果實。音樂對於她在某個時期,甚至是最痛苦的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