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讀懂母親,感恩母愛(1)(3 / 3)

翩翩起舞於您的麵前,那一定是您的女兒,您的遠在他鄉,常常為您多添一絲;!白發,為您眼角多增的幾條魚尾紋而暗暗心焦的女兒。她在遙遠的異地他鄉,

:托這小小的精靈捎去給你的問候和祝福,請您一定要收下女兒對您的一片深深的敬意。

媽媽,村頭那棵歪歪的柳樹還在嗎?您還會站在那棵枯老的樹下,手搭額前,望向山外的小路嗎?那條山間的羊腸小道是女兒走出山外的路,女兒是那小小的蝴蝶,是那隻早早便鑽出樹洞而展翅飛舞的蝴蝶,她掙脫了您溫暖的懷抱,飛到了遠方,飛到了您目光所不及的地方去了。可您的牽掛卻沒有因此而減少,您那隨風飄動的絲絲白發,是您因思念,因牽掛而拋出的線,一端牽著我,另一端檢在您的心上。

媽媽,在母親節的這一天,女兒寄一束鮮花給您,雖不能親手交給您,但請相信:女兒的心會同這鮮花的芬芳一起,隨風飄過山嶺,飄落在您的心間。

愛,請不要忽賂

母親從無菌病房轉到普通病房的那天,全家人都到了。五天前,就在醫生辦公室,醫生例行公事般向我們列舉了手術的若幹最壞情況,我慎重地提起筆在手術單上簽上了我的名字,同時提起的還有三顆心。

其實,早在母親確診為癌的那天起,我們姐妹的三顆心就已經都提在了手心裏。父親剛過世,難道我們又要失去一個最親的人嗎?上天太不公平了,母親還很年輕,她未過半百,頭發仍是那麼黑亮黑亮的。在父親躺在病床上的那一百三十多個日子裏,為了讓我們姐妹三人安心工作,安心學業,母親一個人扛起了一切。如今,她卻無助地倒下了,在我們姐妹還沒向她表達愛的時候,她巳倒在了我們三人的心坎上。

清晰地記得四天前,那是母親手術的日子,好多人都來了,親戚朋友,街坊四鄰,還有母親的幾個學生。

母親被推進手術室的時候顯得特別鎮定,還衝著大夥兒笑!近三個小時後,母親從手術室出來,她的眼睛沒有絲毫神色,不過,白紙一樣的臉上還是掛著微笑。就是這樣的一個笑容,讓我們每一個人提著的心寬慰了許多。不過後來,母親告訴我們,那時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笑,隻是看到好多人,聲音吵吵的。

在無菌病房的三天裏,我們隻能隔著玻璃窗遠遠地看著自己的親人,她的身上插著七根管子。那張熟悉的臉讓我們猛然發現,在不經意間,我們已把應該給她的愛都忽略了。於是,姐妹三個一遍又一遍地祈禱她平安。

出無菌病房的那天,母親身上的管子是六根,我們姐妹開始輪班照顧。

同一病房住的還有兩位母親,都已經七十多歲了,也都是那種病。左邊的一位老太太也是小輩們輪流照顧。這是她的第二次手術。一年前,她在做第一次手術時,使用了一種進口的縫合器,一次動三刀的手術兩刀就行了,沒想到,縫合器取出時一根針掉在了體內。一年後,她又痛苦地躺在了這裏。為此,母親擔心了好幾天,她手術時也要用這種縫合器。我們三人勸了不知多少回也打消不了她對手術的恐懼。最後還是她自己想通了,對我們說:“有你們幾個在,媽什麼都不怕了!”我們都感動得哭了,母親卻笑了。

右邊床上的老太太瘦瘦小小很白淨,頭發花白花白的了。兒女們都忙,沒[時間照顧,幫老太太請了個護工,那護工照顧得很悉心。醫生說她太虛弱,這樣的手術吃不消,要調養一段時間再說。因此,老太太的女兒每天都會抽空送;好吃的來,都是清蒸的,鱔魚、鴿子、童子雞……變著花樣送。可老太太胃口不好,吃不了多少。聽說她這個女兒開了一家酒樓,是鎮上最大的,生意做得特別好。看得出那是個厲害的女人,每次來探病都風風火火的,一進病房就開;始埋怨自己的母親,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還經常監督著老太太把她帶的菜吃完。

每到這時,老太太總會把手中的菜翻來翻去,直歎氣。女兒一看母親不吃東西,又是一陣埋怨,有時還急巴巴地把帶來的菜倒了。但送還是依舊送來。老太太很怕自己的女兒,也經常在她來之前悄悄地把沒吃完的東西倒掉,這樣,

女兒就會平心靜氣地坐在床邊和她說會話了。老太太還常說,以前一家人圍在一起頓頓吃鹹菜也覺得挺開心的,飯能吃下兩大碗,可現在,天天吃得油光光的,反而覺得沒胃口了。

母親說,這就是老人的心。是啊,不要等大樹倒下的時候才知道要去拚命地把它扶起。人的親情更是如此,不要忘卻,更不要忽略。

艱難的選擇

有時明智的、合理的、可行的解決辦法並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因為它沒!有包含愛。有時候不合邏輯的、棘手的、勞民傷財的解決辦法反而是最佳選擇,因為這是通往愛的惟一途徑。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凜冽的寒風夾雜著雨雪一個勁地抽打在臥室的窗玻璃上。父親從床上抬起頭,用嘶啞的聲音嚴肅地說:“瑪姬,我現在必須承認——我和你媽不能再在家裏住了,你趕快把我們送到養老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