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母愛的盛宴(1)(3 / 3)

我們隻知一味地從母親身上索取有用的,卻不懂得用一切回報母親,隻知悠然地理所當然地向母親索取,直到母親一無所有方罷休。

這自私的索取該結束了吧!別忘了母親支持著你走過荊棘和曲折,引著仗走向成功。永遠趕在你麵前為你遮風擋雨的是母親,是母親不厭其煩地嗬護你,愛著你。

愛那個可以毫不猶豫赤腳為你開門的人吧!

愛那個可以無怨無悔為你無私奉獻的人吧!

全部承擔

她是一位農村婦女,普通得像土一樣。她有一個女兒,她對女兒非常好,尤像天下所有母親那樣。女兒會蹣跚走路的時候,卻走失了。她滿世界地找也萑無結果,她的女兒就像水蒸氣一樣蒸發了。

但她卻不死心,她一直認為她的女兒被人收養了。

每年幼兒園開學的時候,她就站在幼兒園的大門口,打量著一個個孩子。斤有人都以為她的精神有問題。

她並不在乎這些,她在這座城市的每一所幼兒園都留下了足跡。

這樣的尋找持續了20年。

10年後,她家中的牆壁上還張貼著1979年的年畫,因為這張畫是她和女一起貼上的。她還留著女兒的一把小雨傘,她說這把傘女兒隻用了一次。她把傘打開,卻哭了,說:“這傘太小了,女兒用不著了。”

這20年,她是為尋找活著的女兒,所有的村人都為之動情。

她的事跡終於引起媒體的關注,由媒體牽頭,民政、公安部門為她査找了979年全市所有領養情況的原始記錄。

費了很多周折,她的女兒終於找到了。在鄰縣的一個普通農戶家中。

她的夢終於可以圓了。但是,領養的人家托人帶信兒給她說,她的女兒現在活得很好,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如果為她好,還是不要讓她知道這事20年來,她朝思暮想就是為了看女兒一眼。現在,她卻退縮了,她害怕自己的出現打擾了女兒的生活。

許多人都說她傻,說她軟弱。但是這種傻,這種軟弱令人心痛,讓人想痛痛快快流一次淚。

這世界上把一切都承擔下來,最後卻把自己忘了的人,往往隻有母親。

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也許讓我們已經錯過了生命中很多寶貴的東西,那些看起來很正常很普遍的,在無意之間稍縱即逝,某一天,不經意回頭,猛然發現這些年來丟失的東西太多太多……

一位年輕的母親有一個五歲女兒。一天下午,母親在陽台上洗衣服,女兒開了門下樓去和小朋友玩耍。陽台上的母親直起腰對著頭也不回的女兒說了聲“小心一點”,又繼續她的工作。

女兒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他們開心的尖叫聲和嬉鬧聲讓母親覺得今天的陽光特別燦爛。母親哼著歌兒洗完衣服,又去廚房準備晚飯。

母親聽著女兒偶爾發出的一聲笑聲或者尖叫聲,心裏覺得異常踏實。待母親哼著歌兒做完飯,再愉快地走到陽台上對著下麵喊女兒的名字時,卻發現整1個院落都空蕩蕩的。

母親心裏不禁緊了一下,她喊女兒的聲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急。母親換上鞋,迅速跑下樓,在院子裏轉了一圈——應該是跑著找了一圈。但是,女兒那熟悉的身影和聲音好像突然從世界上消失了一樣。

母親跑向大門,她想:女兒一定跑到外麵去了!一不留神,踩上一塊石頭,母親仿佛聽到了骨頭錯位的聲音,一股鑽心的疼向她襲來,母親哼了一聲,蹲在地上,脫下高跟鞋提在手上,咬緊牙關,又向前跑去。

這時候,我碰巧從外麵回來。這位母親帶著哭腔急急地問我,是否看見她的孩子了?我搖搖頭,看見她衣衫不整的樣子,我也急忙和她一起去找尋她的女兒。

一會兒,有個小孩跑來說,她女兒剛從樓上下來呢,他們依然在玩捉迷藏。這位母親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人也像虛脫了一般,一拐一瘸地往回走。

我站在樓下,看見她輕輕地牽過女兒的手,艱難地上樓,慢慢地開門進去,直到聽見響亮的關門聲,我才回過神來,一轉頭,一大滴淚珠從眼眶掉了下來。

浴著光輝的母親

在公共汽車上,看見一個母親不斷疼惜嗬護弱智的兒子,擔心著兒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車受到驚嚇。

“寶寶乖,別怕別怕,坐車車很安全。”——那母親口中的寶寶,看來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年了。

乘客們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著那浴滿愛的光輝的母親。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親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母親也是那樣充滿光輝。

那對母子下車的時候,車內一片靜默,司機先生也表現了平時少有的耐心,等他們完全下妥當了,才緩緩起步,開走。

乘客們都還向那對母子行注目禮,一直到他們消失於街角。

我們為什麼對一個人完全無私地融人愛裏會有那樣莊嚴的靜默呢?原因是我們往往難以達到那種完全融入的莊嚴境界。

完全的融人,是無私的,不造作的,就好像燈泡的鎢絲突然接通,就會被點亮而散發光輝。就以對待孩子來說吧,弱智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是那麼天真、無邪,那麼值得愛憐;我們自己對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則是那麼嚴苛,充滿了條件,無法全心地愛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