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說,為了改掉嘮叨的毛病,她嚐試了許多種辦法,最後選用牙托塞嘴這個辦法。“我就是做啞巴,也要改掉這個壞毛病!”母親充滿信心地說。母親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我,每當我學習倦怠時,每當我遇到學習中的攔路虎時,就會想起母親的牙托!於是,就勇氣倍增。
在這種親情動力的驅動下,三年後的我創造了普通髙中考上清華大學的奇跡。
或許就在發現母親不說話的秘密的那一天,我才真正了解了母親。因更年期引起的多語症確實沒有什麼特效藥可治,然而在偉大的無私奉獻的母愛麵前,它卻顯得不堪一擊!
一副小小的牙托竟能發出如此化腐朽為神奇之偉力,多年後的我仍不禁為母親的煞費苦心和頑強毅力所感動。
蒂姆四歲那年,一向花天酒地的父親向母親提出了離婚。母親帶著他搬到了馬洛斯鎮定居。
馬洛斯鎮盡頭有一個大型的化工廠,工廠附近有許多美麗的櫻桃花,蒂姆一眼就喜歡上了這裏。
蒂姆在新的環境中生活得十分愉快。他喜歡拉琴,每天都要拿著心愛的小提琴來到院子裏的櫻花樹下演奏。
幾年過去了,他的琴技日漸提高,悠揚的樂聲是他們生活中最美妙的伴奏。
不幸還是再一次降臨到了這對母子身上。化工廠發生了嚴重的毒氣泄漏事故,距離化工廠最近的蒂姆家受到嚴重的汙染。蒂姆時常惡心、嘔吐,最可怕的是他的聽力開始逐漸下降,醫生遺憾地表示蒂姆的聽覺神經已嚴重損壞,僅存有極其微弱的聽力。
母親狠下心把蒂姆送到了聾啞學校,她知道要想讓兒子早日從陰影走出來,就必須盡快接受現實。醫生提醒過,由於年紀小,蒂姆的語言能力會由於聽力的喪失而日漸下降。因此,即使在家裏,母親也逼著蒂姆用手語和唇語跟她進行交流。在母親的督促和帶動下,蒂姆進步很快,沒多久就能跟聾啞學校的孩子們自如交流了。櫻花樹下又出現了蒂姆歪著腦袋拉琴的小小身影。
看到兒子的變化,母親很是欣慰。和以前一樣,每次隻要蒂姆開始在櫻桃樹下拉琴,她都會端坐在一邊欣賞。不同的是,演奏結束後母親不再是用言語去讚美,取而代之的是她也日漸熟練的手語和唇語以及甜美的微笑和熱情的擁抱。
可蒂姆的聽力太有限,他很想聽清那些美妙的旋律,但他聽到的隻有很輕的嗡嗡聲。蒂姆很沮喪,心情一天比一天壞。
看兒子如此痛苦,母親不禁也傷心地流下淚來。一天,母親用手語對蒂姆“說”道:“孩子,盡管你不能完全聽清楚自己的琴聲,但你可以用心去感受啊!”
母親的話深深印在了蒂姆心裏,從此他更刻苦地練琴,因為他要用心去捕獲最美的聲音。為了讓蒂姆的琴技更快地提髙,母親還想出了一個妙招一上沒有專業教師,母親就用錄音機錄下蒂姆的琴聲,然後再乘火車找城裏的專家進行評點,為了避免有遺漏,她還麻煩專家把參考意見一件件地寫下來,好{讓蒂姆看得清楚。
可蒂姆發現,隻要自己演奏較長的樂曲,有時明明超過了50分鍾,磁帶早到了該翻麵的時候,可母親還看著自己一動不動。蒂姆提醒母親,母親忙說抱歉,笑稱自己是聽得太人迷了。後來,隻要錄音,母親都會戴上手表提醒自己,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漏洞。
櫻桃樹幾度花開花落,在法國一次少年樂器演奏比賽上,蒂姆以其精湛的;技術和高昂的激情震撼了在場所有的評委,當之無愧地獲得了金獎。而當人們得知他幾乎失聰時,更覺得他的成功不可思議,許多人把他稱為音樂天才。更幸運的是,蒂姆的聽力問題受到醫學界的關注,經過巴黎多位知名專家的聯合會診,他們認為蒂姆的聽覺神經沒有完全萎縮,通過手術有恢複部分聽力的可能。
手術很快實施了,術後的效果很理想,醫生說再戴上人造耳蝸,蒂姆的聽覺基本上就能與常人無異了。
那段時間,母親一直陪伴在蒂姆身邊,戴上耳蝸的這天,蒂姆表現得很興奮,他用手語告訴母親:“從現在起,我要學習用口說話,您不必再用手語和唇語跟我交流了。”他甚至激動地拉起了小提琴,用結結巴巴的聲音說:“母親,我能聽見了,多麼美的聲音啊!”然後他又問道:“母親,您最喜歡哪首曲子,我現在就拉給您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