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心靈之約(1)(1 / 3)

生活本身是真誠的,所以我們應用一顆真誠的心來認真地對待它。

1選擇與決定的權利屬於自己

一個名叫R·熱佛爾的黑人青年,他在底特律的貧民區裏長大。他的童年缺乏愛撫和指導,跟壞孩子學會了逃學、破壞財物和吸毒。他剛滿12歲就因為搶劫一家商店被逮捕了;15歲時因為企圖撬開辦公室裏的保險箱再次被捕;後來,又因為參與對鄰近的一家酒吧的武裝打劫,作為成年犯被第三次送入監獄。

一天,監獄裏一個年老的無期徒刑犯看到他在打壘球,便對他說:“你是有能力的,你有機會做些你自己的事,不要自暴自棄!”

年輕人反複思索老囚犯的這席話,做出了決定。雖然他還在監獄裏,但他突然意識到他具有一個囚犯能擁有的最大自由:他能夠選擇出獄之後幹什麼;他能夠選擇不再成為惡棍;他能夠選擇重新做人,當一個壘球手。

5年後,這個年輕人成了全國明星賽中底特律老虎隊的隊員。底特律壘球隊當時的領隊B·馬丁在友誼比賽時訪問過監獄,由於他的努力使R·熱佛爾假釋出獄。

不到一年,R·熱佛爾就成了壘球隊的主力隊員。

盡管這個青年人曾陷於生活的最底層,盡管他曾是被關進監獄的囚犯,然而,他認識到了真正的自由,這種自由是我們人人都有的,它存在於自由選擇的絕對權利之中。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這種權利。

R·熱佛爾也可以推脫說:“現在我在監獄裏,我無法選擇,我能選擇什麼呢?”但他說的是:“我能夠做出決定。”

這種自由選擇的權利是你作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所擁有的最有力的工具。這種權利是區別人和動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特征。

世界上許多人說無法選擇,不存在什麼個性自由。他們認為決定人的行為的隻是機遇。這種說法是比較偏激的。拿破侖·希爾說:“對於生活,我們有選擇權,我們能夠選擇,改變平庸的生活。”

大多數人的問題是不想選擇,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做出選擇,便要承擔責任。然而,為了謀取生活的成功,我們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用好自由選擇的權利。作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你每天、每個小時都可做出自由的選擇!

選擇始終是生活與人生的主題,不要放棄選擇生活,選擇命運的權利,這是知識和信念賦予我們的權利,選擇和生命同在。

2瑪莉的蝴蝶結

同伴們都有了自己的戀人,但是,沒有人會邀請害羞的姑娘瑪莉。

瑪莉沿著走廊走著,耷拉著頭,從她的樣子來看,心情很沉重。一塊標著“吸引異性物”的招牌擋住了她,牌後放著一些絲帶,周圍擺著各式各樣的蝴蝶結,牌上寫著:各種顏色應有盡有,挑選適合你個性的顏色。

瑪莉在那兒站了一會,盡管她有勇氣戴,但還為她母親是否允許她戴上那又大又顯眼的蝴蝶結而猶豫不決。是的,這些緞帶正是夥伴們經常戴的那種。

“親愛的,這個對你再合適不過了。”女售貨員說。

“噢,不,我不能戴那樣的東西。”瑪莉回答道,但同時她卻渴望地靠近一條綠色緞帶。

女售貨員顯得驚奇地說:“喲,你有這麼一頭可愛的金發,又有一雙漂亮的眼睛,孩子,我看你戴什麼都好!”

也許正是售貨員這幾句話,瑪莉把那個蝴蝶結戴在了頭上。

“不,向前一點。”女售貨員提醒道,“親愛的,你要記住一件事,如果你戴上任何特殊的東西,就應該像沒有人比你更有權戴它一樣。在這個世界上,你應抬起頭來。”她用評價的眼光看了看那緞帶的位置,讚同地點點頭,“很好,哎呀,你看上去無疑地令人興奮。”

“這個我買了。”瑪莉說。她為自己做出決定時的音調而感到驚奇。

“如果你想要其他在集會、舞會、正規場合穿著的……”售貨員繼續說著。瑪莉搖搖頭,付款後向店門口衝去。速度是那麼快,與一位拿著許多包裹的婦女撞了個滿懷,幾乎把她撞倒。

這了一會兒,她嚇得打了個寒顫,因為她感到有人在後邊追她,不會是為那緞帶吧?真是嚇死人了。她向四周看看,聽到那個人在喊她,她嚇得飛跑,一直跑到一條街區才停下來。

出人意料,瑪莉眼前正是卡森的雜貨店,她意識到她開始就一直想到這兒來的。

這兒是鎮上每個姑娘都知道的地方,因為伯特——大家都喜歡的一個好小夥——每個星期六下午都在這兒。

他果然在這兒,坐在賣飲料的櫃台旁,倒了一杯咖啡,並不喝掉。“莉妮把他甩了”,瑪莉暗想,“她將與其他人去跳舞了。”

瑪莉在另一端坐下來,要了一杯飲料。很快她感覺到,伯特轉過身來在望著她。瑪莉筆挺地坐著,昂著頭,意識得到頭上的那綠色緞帶。

“嗨,瑪莉!”

“喲,是伯特呀!”瑪莉裝出驚訝的樣子說,“你在這兒多久了?”

“整個一生。”他說,“等待的正是你。”

“奉承!”瑪莉說。她為頭上的綠色緞帶而感到自負。

不一會兒,伯特在她身邊坐下,看起來似乎他剛剛注意到她的存在,問道:“你的發型改了還是怎麼的?”

“你通常都是這樣注意嗎?”

“不,我想正是你昂著頭的樣子。似乎你認為我應該注意到什麼似的。”

瑪莉感到臉紅起來:“這是有意挖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