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心靈之約(2)(2 / 3)

請再注意後來的情節:麵試之後,眾多的應聘者都匆匆下樓,視若無睹,惟有石芳把髒兮兮的小男該抱了起來,那麼親切地哄他,那麼認真地給他唱歌,那麼投入地給他講故事——而這一切,被早已架設好的錄像機全都錄了下來!

天!應聘者誰也沒有發現,這個小男孩兒,原來是幼兒園方麵專門安排的!

自然,當園方宣布被錄用者是石芳並播放了剛才的錄像時,所有的報考者都羞愧地低下了頭——他們顯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種必然!因為她們盡管知識淵博修養深厚,卻恰恰缺少了一種叫做“愛”的東西。

學曆和知識不能決定一切,尤其是對於孩子,愛和關心勝過一切,應聘者們大都衝著待遇而來,愛往往是最容易被忘記的。

14心靈測試

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戶人家在搬家的時候,發現雜物堆中有兩隻老鼠。大家齊聲喊打,但卻又突然住了手——人們發現那兩隻老鼠有些異樣,其中一隻老鼠咬住了另一隻老鼠的尾巴,它們像手拉手橫穿馬路的孩子那樣,大搖大擺地進行“戰略轉移”。這時候,有人喊了一聲:“快看後麵那隻老鼠——是個瞎子!”大家定睛望去,可不是嘛,後麵那隻老鼠的頭部鼓著個瘤子似的東西,兩隻眼睛被擋了個嚴實。大家輕歎著,一瞬間就明白了眼前發生的一切——大禍臨頭,那隻健全的老鼠不忍丟下可憐的同伴,就把自己的尾巴送到同伴的嘴裏,導引它脫離險境。看著這悲壯的一幕,人們的心倏地軟了,大家不約而同地讓出一條通道。

朋友的故事講完了。最後,她很認真地對我說:“每次講完這個故事,我都忍不住讓聽故事的人猜猜這兩隻老鼠可能是什麼關係——你也試著說說看。”

我沉吟了片刻,說:“你一定聽到過許多諸如夫妻關係、母子關係的猜測,可是我寧願相信這兩隻老鼠沒關係。”

朋友莞爾,說:“猜夫妻關係的有一顆銀子般的心,猜母子關係的有一顆金子般的心,猜沒有關係的有一顆鑽石般的心。”

俗語說,十年修得同船渡,人與人之間,認識也好,陌生也好,既然同時為人,就是一種緣份,自然也要同舟共濟,風雨同行。別太計較得與失,那才不愧來世一遭吧。

15心中的陽光

請聽一個美麗的故事。

一次,幾個淘氣的小男孩兒想為難為難達爾文,就故意把螞蚱的腿、螳螂的頭、蜻蜓的翅膀和知了的肚子拚接在一起,然後“一本正經”地問達爾文:“先生,您知道這叫什麼蟲嗎?”達爾文一看就明白,此“蟲”是四種昆蟲的組合,如點穿它的“身份”將會使孩子們大失所望,如回答“不知道”又會使孩子們因滿足而得意,於是故作驚訝地問了一句:“天!我的孩子,你們捉住它的時俟,它是不是正在嗡嗡地叫?”孩子們回答:“是的。”達爾文馬上笑笑:“那就對了,它叫嗡嗡蟲。”——孩子們聽了,不由得暗暗叫苦,但也深切地感到麵前的科學家親切無比。

真佩服達爾文,心中居然有那麼多的陽光——自然,誰心中有陽光,誰也就會使孩子們感到格外溫暖。

於是想起另一個故事。

一個孩子曾經問過爺爺:“您有花皮球嗎?”爺爺說:“沒有。”不料孩子並不滿足,而是一口氣把這個問題問了四遍。爺爺挺納悶兒,於是,在連續回答了四次後反問了一句:“你為什麼老問這個?”孩子說:“我喜歡聽您說‘沒有’。”“為什麼?”“因為,在您說‘沒有’時,胡子一翹翹的特別好看。”

平心而論,故事中的孩子的確有點強詞奪理,但爺爺卻偏偏因此笑得像一朵花——不為別的,就為小孫子的這個“希望”。

這就叫溫暖!

還有一個真人真事。

是在美國,曾有個小女孩兒給林肯寫信,希望他留起胡子,林肯極認真地讀了這封信,不僅立刻回了信,還真的留起了胡子。

這也叫溫暖。

難道不是嗎?

也許我們的確無法弄清楚林肯總統究竟為什麼會突然留起胡子,但卻可以認定,他及時給孩子回信的行為就是一種溫暖。

童心不可欺,孩子們追求的是最簡單的快樂,沒有任何雜念,滿足了他們,才會覺得自己也快樂。

16先爬出來的小龜

七個旅行者和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到達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那個海島上有許多太平洋綠海龜用來孵化小龜的巢穴,他們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

太平洋綠龜的體重約150公斤左右,幼龜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龜一般在四五月間離巢而出,爭先恐後爬向大海。隻是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便可能成為鷹等食肉鳥的食物。

那天上島時,已近黃昏,他們很快就發現一處大龜巢,突然,一隻幼龜率先把頭探出巢穴,卻又欲出而止,似乎在偵察外麵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躑躅不前時,一隻鷹突兀而來,它用尖嘴啄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旅行者們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二位焦急地問向導:“你得想想辦法啊!”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