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傳媒專業教育模式對比及高職建設構想
國際媒介
作者:周敏
當前,我國高職傳媒專業教育大多與本科模式相同,因此遭遇了人才與市場匹配的不適應。在美國,傳媒專業屬於地道的職業教育範疇,是實用性極強的教育類型。美國教育與歐洲高等教育相比,更加強調實用性。因此,廣泛地借鑒美國各類院校的傳媒專業職業化教育模式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文以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影視製作(Production)、密蘇裏新聞學院新聞(News)、瑞德大學網頁設計(Web design)三個專業為案例,進行梳理。
辦學理念及定位
1.密蘇裏新聞學院:“學習新聞最好的方式是動手實踐”、“新聞工作是一個世界化職業”。密蘇裏新聞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新聞學院,其創建者Walter Williams確立了“學習新聞最好的方式是動手實踐”與“新聞工作是一個世界化職業”的辦學理念。①這一辦學理念的形成是由19世紀80年代美國報業蓬勃發展帶來的新聞在社會中的身份定位以及新聞人的走向困境促動的。Walter Williams認為新聞要實踐與理論並重,竭力為學生提供實踐平台;同時認為新聞教育要有全球視野,培養學生報道全球新聞,推動國際交流。
2.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培養影視製作人”。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是著名的“好萊塢的後備人才基地”。該校沒有將辦學目標定位在“大導演”、“大攝影師”上,而是務實的“Film -maker”(影視製作人)。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深入人心的“製作(Production)”觀念應為我國高職傳媒教育借鑒。
3.瑞德大學:“幫助學生成為具有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想者”。瑞德大學是新澤西州的一所私立大學,近處的紐約、費城為傳媒專業提供了優越的實踐條件。但是,新聞傳播係的主任Pamela A. Brown強調了“Critical and Creative”(批判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性。事實上,隨著現代傳媒種類的多樣化及媒介社會化,傳媒人才的出口變得更加廣闊。對於無法進入好萊塢和大報工作的傳媒學子,“Critical and Creative”是傳播人才必備的基本技能,也是高端技能。
4.小結:審視我們的定位。當下我國高職傳媒專業的教育一方麵定位於“中低層次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麵卻按照本科的教育體係來運行。辦學理念與教育行動存在矛盾。筆者認為,我國應將高職傳媒專業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而非教育層次去對待,不妨將密蘇裏新聞學院、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以及瑞德大學的教育理念相融合,即:強化實踐,普及“製作”理念,同時要求批判性和創造性。
專業設置
1.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專業設置有影視製作、動畫、互動媒體、劇作、評論。在“製作”理念之下,影視製作專業成為該校重點專業。動畫專業隻招收研究生階段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交互媒體專業包含三個方向:交互電影、遊戲、手機與網絡交互媒體。劇作和評論專業屬理論型專業,對人文素養要求高。②
2.密蘇裏新聞學院本科階段設置六大方向:融合新聞學、期刊新聞學、攝影新聞學、平麵和數字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策略性傳播。其新聞專業設置細致,涉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同時注重與傳播學的融合,瞄準了媒介社會化後的社會機構與企業的傳播需求。
3.瑞德大學新聞傳播係設置六個專業:演講與人際傳播、平麵設計、新聞、公共關係、廣播電視、網頁設計。其將新聞學與傳播學明確分開,適應了媒介社會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