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圓夢之旅(2 / 3)

北京《申辦報告》分三冊,共18個部分,總計596頁。報告采用紫紅色封麵,簡潔大方的裝幀,一頁法文一頁英文,並配有照片和圖表,清晰、精美。

《申辦報告》堪稱一部實實在在反映北京和中國發展前景的“百科全書”,前17部分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和城市建設等方方麵麵。最後一部分則是多達169份的保證書,包括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國務院總理的支持信,北京市長劉淇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外交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等部門負責人以及近百家賓館、飯店負責人簽名的保證書。這份包羅萬象的《申辦報告》早在2000年初就開始籌備了。直接參與編撰工作的人員就多達200餘人。報告的法文和英文翻譯工作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專家組承擔的。完稿後,熟悉體育、精通英法語言的體育專家何振梁、魏紀中、樓大鵬、呂聖榮等應邀“出山”,對報告進行最後的合校。

功夫不負苦心人,北京為申奧所做出的種種努力終於獲得了回報。2000年8月28日19時39分,國際奧委會正式宣布,中國北京成為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候選城市之一。一同進入候選城市的還有: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日本大阪、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

2000年8月31日,在王府井工藝美術大廈櫥窗裏跳動了95天的申奧倒計時牌終於開始了新的征程。10時22分,隨著紫紅色幕布的徐徐拉開,調整之後的倒計時鍾向人們閃耀著一個新起點:距確定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還有317天13時37分。2001年1月,為了喚起民眾的支持,擴大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影響力,北京奧申委宣布聘請成龍、鄧亞萍、楊瀾、桑蘭、鞏俐、劉璿為北京申奧形象大使,為北京助威!

成龍是第一位被聘請的申奧形象大使同時也是奧申委的委員。成龍先生在國際影壇有很高的聲望,在國外是中國功夫最好的代言人,請他做申奧形象大使,以他的特殊身份支持申辦工作,可以令北京申奧的整體形象得到促進和提高,可以爭取海外華人的全力支持。

鄧亞萍,世界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兩次出任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共獲得18個世界冠軍,其中包括四個奧運會冠軍,並連續七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這次,作為申奧大使的她對北京申奧的形勢也進行了評價:“北京是人口最多的國家首都,能夠舉辦奧運會無疑會極大地促進奧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的傳播。”

楊瀾曾擔任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現在是陽光文化影視公司董事局主席。楊瀾說,八年前,她曾作為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赴蒙特卡洛報道選定2000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國際奧委會第101次會議。非常遺憾的是,北京那次沒有申辦成功。今天她榮幸地被評為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形象大使,她將通過文化傳媒為北京申奧多做宣傳工作。她說,到時候,她希望從莫斯科笑著回來。

桑蘭,體操運動員。1998年的一次比賽中,桑蘭不幸受傷致殘,但她表現了高度的樂觀主義精神和不屈的性格。桑蘭說,感謝北京奧申委對我的信任,我會經常向我的好朋友們寫信、打電話宣傳北京的申奧情況。

鞏俐,國際影星,她是首位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華人,也是首位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大使的華人。

劉璿,上世紀90年代中國體操女隊全盛時期的主力隊員之一。她服役時間長,先後與莫慧蘭、周端、喬婭、葉琳琳、吉利雅、畢文靜、孟菲、奎媛媛等並肩作戰,創下中國女子體操隊年齡最大的紀錄。她也是中國第一位參加兩屆奧運會的女子體操選手。

這五位北京申奧形象大使將在接下來的一年裏,與全中國、全世界一起為北京申奧擂鼓助威,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2001年2月21日,北京申奧進入關鍵時刻,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委員到京考察。評估團主席由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自行車聯合會主席、荷蘭人海因·維爾布魯根先生擔任,副主席為國際奧委會體育部主任、瑞士人吉爾貝·費利先生。其他成員還有:國際奧委會代表、國際奧委會委員、菲律賓的弗朗西斯科·艾裏紮爾德先生,國際奧委會委員、英國的克拉格·瑞迪先生等共17人來京,進行為期四天的考察。

21日至24日,評估團將聽取北京奧申委的陳述報告,陳述報告與申辦報告一樣共分為17個主題。評估團還將實地考察北京的體育場館、賓館飯店、交通設施、環保設施、電信設施、醫療衛生設備、文化設施等。本次考察是7月13日投票前,國際奧委會對各申辦城市唯一一次評估考察,評估團將在全部考察結束後,寫出《考察報告》,再與各城市的《申辦報告》一起,成為國際奧委會今年7月投票確定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的重要依據。

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來京考察期間,中國政府領導人及北京政府對考察團的工作全力支持。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中南海接見了評估團主要成員,表達了對評估團來訪的歡迎,以及對北京市申奧活動的支持。

北京是國際奧委會評估團考察的第一站。隨後,評估團將依次對大阪、多倫多、伊斯坦布爾和巴黎進行考察。24日下午,評估團在離開北京前召開新聞發布會,評估團主席海因·維爾布魯根說,評估團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北京。北京申辦奧運會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大力支持,北京奧申委的工作是積極有效的。他認為,北京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比賽規劃以及場館建設方案,這將給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和北京人民的生活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

2001年5月15日晚8時,國際奧委會通過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對五個申辦城市的評估報告。北京、巴黎、多倫多的申辦準備工作受到了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的一致讚揚,暫時處於領先地位。

在關於北京的評估中,長達100多頁的報告從政治體製、經濟實力、民意支持、環境保護、市場潛力、場館建設等方麵對北京申奧工作的方方麵麵做了詳盡的考察分析:

在體育場館和基礎設施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方麵,北京提交了充分的保證,這些保證來自中央政府和市政府,這是北京申辦工作的優勢。

北京奧申委所提交的預算是完全可行的,並得到了政府的強有力支持。

北京在申辦方麵既有政府強有力的管理手段,又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這將提高北京組委會對奧運會的管理和組織效率。

在體育場館的規劃上,包括奧運村和記者村、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的規劃都是嚴密的。奧林匹克公園在環保方麵做得很出色,該公園的位置、到賽場的便捷和較短的交通用時,都說明了北京提出了一個高質量、尤其是以運動員為中心的體育規劃。場館的建設計劃是可以實現的,並將保證為中國體育留下一筆財富。

北京是一個人口不斷增加的大都市。雖然我們評估團成員在市區內的交通很方便快捷,但是我們也察覺到北京所存在的道路交通擁擠狀況。但政府在交通管製的力度、奧運會期間的全麵交通管理計劃和正在進行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將大大減少交通方麵所可能存在的風險。

北京有足夠的接待住宿能力,並有到2008年時合理和固定的價格保證。北京也不存在安全風險的問題。

北京目前的電訊發展水平是足夠的,但是通訊技術的基礎設施的持續改善,是成功舉辦奧運會的基本條件。

北京存在較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但政府已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已承諾要改善空氣質量,提出了一整套的環保措施。評估團相信,北京對這個問題的清醒認識和詳細的措施和計劃(包括正在進行中的環保措施)以及強有力的資金保證,將把北京在環境方麵可能存在的問題減少到最低限度。

另外民眾支持申辦的熱情很高。有一種看法是,北京若申辦成功,將是世界對這個國家的一種認可。

評估團清楚地表達對2008年北京主辦一屆偉大的奧運會的能力的肯定。報告認為北京從上次申辦以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並且指出北京在所有申辦城市當中享有最高程度的民眾支持率,超過94%的北京人即1200萬人支持北京申奧。延伸到全中國,支持程度超過了10億人。北京投資200億美元的建設和環境治理規劃,也是任何一屆奧運會所無法比擬的。

評估團的報告肯定了北京有能力主辦一屆令人振奮、環境良好和科技先進的奧運會。

消息傳來,全國上下一片歡騰。中國申奧代表團也躍躍欲試,準備前往莫斯科參加國際奧委會第112次會議。此時,距離最後的投票時間還有50多天。八年前,中國申奧代表團也是在這樣的氣氛中滿懷希望而去,卻最終夢斷蒙特卡洛之夜。那麼八年後,中國代表團是將再次上演命運的“滑鐵盧之役”,還是終將一雪前恥,凱旋而歸?

第四節 決戰莫斯科

2001年7月13日,一大早北京便下起了一場驟雨。雨水過後,天氣變得更加悶熱起來。此時,行色匆匆的人們卻沒有心思為眼前的天氣焦躁,而是時不時地盯著腕上的手表核對著時間。有意無意間,人們的目光總是投向千裏之外的某個地方——莫斯科。今天,那裏將上演一場全世界都為之瘋狂的爭奪大戰。這是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隻有最強者才能笑到最後。最終獲勝的一方,將贏得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

眼下,莫斯科市大街兩旁不時可見印有國際奧委會五環標誌的各色彩旗,提醒人們再過幾天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將在這裏舉行。投票將產生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和選舉新一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成為本次全會的兩項“重頭戲”。

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之一的北京市申奧代表團一行125人已於7日晚抵達莫斯科,迎接申奧的決戰。在12日晚19時國際奧委會全會開幕式舉行前,五個申辦城市:北京、巴黎、多倫多、大阪、伊斯坦布爾將先後在莫斯科拉迪森飯店舉行記者招待會,這是各申辦代表團在投票前唯一向各國媒體介紹自己的機會。

北京時間12日23時許(莫斯科夏製時與北京相差四小時,北京比莫斯科早四小時),在俄羅斯的國歌與《奧林匹克頌歌》聲中,國際奧委會第112次會議在莫斯科國家大劇院正式開幕。俄羅斯總統普京應邀參加了大會的開幕式,並代表俄羅斯對各國代表的光臨表示歡迎。

北京時間13日下午13時,五個申辦城市代表相繼入場,會議正式開始。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為大會的召開發表了簡短的致辭。這將是他最後一次主持國際奧委會會議,在2008年舉辦奧運會的城市揭曉後,他將卸任。

薩馬蘭奇執掌國際奧委會長達21年,其間經曆了難以計數的曲折和磨難,但他始終是國際體壇一麵不倒的旗幟。在他的領導下,奧運會成為全世界曆史最悠久、最有影響力、最富有的國際組織。當時薩馬蘭奇已年屆古稀,但他在國際奧委會的地位仍然穩如磐石。1997年3月5日,薩馬蘭奇欣然接受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的請求,再次連任一屆國際奧委會主席。為此,國際奧委會也再次修改主席的退休年齡,由75歲提高到80歲。

薩馬蘭奇曾經表示過,他退休前的最大心願,是希望奧運會能在中國舉行。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薩馬蘭奇正式宣布退休,隨即被授予奧林匹克金質勳章,並接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終身榮譽主席”稱號。時任俄羅斯總統的弗拉基米爾·普京授予薩馬蘭奇“榮譽勳章”。

13時30分,薩馬蘭奇作為會議主持人請大阪代表團首先開始陳述,其後是巴黎、多倫多,北京排在第四位,最後是伊斯坦布爾。

會議流程是這樣安排的:各申辦城市將向全體委員作一小時之內的陳述和答疑。隨後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將向委員介紹考察申辦城市的情況。晚上18時(北京時間晚上22時),委員們投票表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並由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投票結果。申辦獲勝城市除與國際奧委會簽定主辦城市合同外,還將在當晚舉行新聞發布會。

身穿傳統服裝——和服的日本大阪代表團先聲奪人,首先播放了反映日本民俗、風景的宣傳片:載歌載舞的藝伎、迎風飛舞的鯉魚旗、群鶴騰空的夕陽、晶瑩剔透的富士山……

14時45分,世界足球先生齊達內走上陳述講台,巴黎的陳述開始了。這是一個令人無法抗拒的城市,俯仰顧盼之間,盡是浪漫:金色的陽光流淌在蔚藍的塞納河上,夏季的微風輕拂百歲的精美雕塑,還有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巴黎聖母院……

16時10分,多倫多代表團驚豔亮相。一位頭戴羽冠、身著橘黃色民族服裝、身上綴滿長長白色流蘇和鈴鐺的印第安土著出現了。他在另兩位土著的手鼓演奏中唱著歌跳著舞穿會場而過。多倫多市長作為申奧代表陳述了城市的多元文化、多民族的融合……

19時整,北京代表團莊重走上主席台。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完美地展示了古老與現代相融合的北京。也許語言是有隔閡的,那麼微笑則是無國界的。在三秒鍾的時間裏,不斷切換鏡頭,人的笑臉,以及城市的笑臉,微笑和熱情傳遞給會場上的每一個人,向他們發出友好的信息———北京歡迎你們。

北京時間17時10分,陳述開始。國際奧委會文化委員會主席、中國奧委會主席何振梁用流利的法語介紹了代表團的成員。按照陳述順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首先代表中國政府作陳述。隨後,中國奧委會主席袁偉民、北京市市長劉淇依次出場。作為北京申奧形象大使的楊瀾和鄧亞萍也分別進行陳述,其中楊瀾主要講述中國文化部分。

中國奧委會主席何振梁發言:“主席先生,親愛的同事,今天我僅代表我的祖國和對這次會議充滿希望的13億中國人民隆重的介紹第二次北京申報奧運會的情況。第一次申辦兩千年奧運會以後,八年已經過去了,我們國家在社會發展方麵取得了更大的進展,北京有能力舉辦一屆出色的奧運會,北京的奧運會將為北京、中國和世界體育留下一份獨特的遺產。”

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首先代表中國政府作陳述:“我代表中國政府再次確認,中國政府堅定,支持北京申請舉辦2008年國際奧運會的立場。中國政府尊重並讚賞國際奧運會評估團所作的評估報告,我們據此已製定了在北京舉辦一次出色的奧運會規劃,中國政府將信守在北京陳述報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諾,並將盡一切努力幫助北京實現其承諾。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的最快國家之一,而且現在中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迅速。全世界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夢想,他們希望有朝一日能來到中國並訪問北京,我的同胞也有在中國舉辦一次出色奧運會的強烈渴望,並將其看作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及其曆史的一個重大貢獻。因此我衷心地希望尊敬的奧委會委員們能幫助他們實現這一長期期待的願望。我國先聖孔子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008在北京舉辦奧運會是我們最喜悅的事。”

第二個發言的是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主席先生,尊敬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我們的口號是新北京,新奧運,表達了我們在新世紀,由一個既有古老文化傳統,又具有現代化魅力的國家來舉辦這屆奧運會。我們申辦的三個主題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我們的目標是在我們的人民尤其是四億年輕人中傳播奧林匹克知識。”

接下來是北京奧申委的執行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發言:“今天,我要代表中國奧委會國家和單項運動協會莊嚴承諾,如果你們選擇北京作為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地,我們將竭盡全力支持幫助參與並監督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將2008年奧運會辦成奧運史上,最好的一次運動會。我們將繼續堅決執行國際奧委會反興奮劑的有關各項決議,捍衛奧林匹克運動的純淨性。我們將國際奧委會,各奧委會,國際專項組織,以及各大讚助商,電視媒體等建立一個開放的、高效的工作關係,我們將博采眾家之長,邀請有經驗的專家到北京來幫助我們工作,我堅信,在我們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下麵,中國一定能將2008年奧運會辦成一屆偉大的奧運會,謝謝!”

接下來是中國奧委會體育主任樓大鵬和北京奧申委秘書長王偉分別就北京奧運場館建設、環境保護及交通設施建設情況作了陳述發言。

隨後,運動員代表、著名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發言:“親愛的主席先生,國際奧委會的委員,楊淩是我的朋友,他是奧運會獎牌的獲得者,我們知道奧運會已經在世界20多個城市舉辦,中國運動員受到許多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歡迎和友好接待,我本人曾在巴塞羅那和亞特蘭大親身經曆過友好的歡迎,我們夢想希望在北京舉辦奧運會,給中國運動員的機會,熱烈和歡迎友好接待來自世界的朋友們。”

最後,是楊瀾關於中國文化部分的陳述:“主席先生,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在向各位介紹我們的文化安排之前,我想先告訴大家,你們2008年將在北京度過愉快的時光!我相信在座的許多人都曾為李安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臥虎藏龍》所吸引,這僅僅是我們文化的一小部分,還有眾多的文化寶藏等待著你們去挖掘。北京是一座充滿活力的現代都市,三千年的曆史文化與都市的繁榮相呼應,除了紫禁城,天壇和萬裏長城這幾個標誌性的建築,北京擁有無數的戲院、博物館,各種各樣的餐廳和歌舞場所,這一切的一切都會令您感到驚奇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