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五環旗下的偉大聚首,讓我們看到人類攜手未來的熱切向往。當那些從索馬裏崎嶇的砍柴小道上,從阿富汗、伊拉克戰後動蕩中跑來的健兒,共同站在了北京奧運會的賽場;當各國家和地區選手簇擁著冠軍繞場向觀眾致謝;當熱情的觀眾為所有選手歡迎加油,人們再次看到奧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力量。“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展現了世界人民團結友誼的和諧圖景,這是北京的光榮,更是奧林匹克的光榮。
第一節 “和諧之旅”——火炬傳遞
火在希臘神話中是神聖的,每屆古代奧運會都要在赫拉神廟前點燃聖火。聖火傳遍整個希臘,號召人們放下武器,停止戰爭,來參加奧運會。
奧林匹克聖火是經國際奧委會授權在希臘奧林匹亞點燃的火焰。它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征,代表希望和夢想,光明和歡樂,友誼、和平、平等以及奧林匹克精神所倡導的堅韌不拔、奮鬥為樂的價值理念。
奧林匹克聖火通常於奧運會開幕前幾個月在奧運會的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前點燃,其取火方式遵循古希臘的傳統,由最高女祭司在神廟前朗誦致太陽神的頌詞,然後將太陽光集中在凹麵鏡的中央,產生高溫引燃聖火,這是采集奧林匹克聖火的唯一方式。聖火點燃後,火種被置於一個古老的火盆中,由最高女祭司帶到古奧林匹克競技場,點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隨後開始它前往奧運會舉辦城市的行程。
火炬傳遞始於1936年7月20日。12位希臘少女身著傳統白色長裙,在古運動場用聚光鏡把陽光聚焦在架起的鐵板上,引燃了第一支奧運聖火火炬,隨後攜帶著火種來到克隆那斯祭壇之下。市長和希臘官員發表簡短致辭後,已是73歲高齡、國際奧委會終身榮譽主席顧拜旦男爵發表了演講。
他說:“未來屬於首個勇於教導青年一代的民族,並與個人命運緊密相連。以奧運聖火傳遞為形式,在開創體育新紀元的雄心壯誌下,世界長久和平當能實現。在此,我希冀彙聚於柏林的年輕人繼承並最終實現我奮鬥一生的事業,凝聚身體與智慧的力量,促進人類的進步與輝煌。”
演講深深感染了在場所有人。第一名火炬手單膝跪地,用希臘少女手中的聖火火種點燃了火炬,開始了奧運史上第一次聖火接力活動。這個永恒的時刻通過廣播傳遍世界。與此同時,在柏林體育場正舉行慶祝聖火采集的盛大慶典,來自希臘的聲音成為整個慶典的高潮。從此每隔一小時,聖火傳遞的情況都將彙報給柏林奧組委,而奧運聖火從此開始了它萬眾矚目的歐洲之旅。
2007年4月26日晚,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的2008年奧運“祥雲”火炬的發布儀式上,北京奧組委同時公布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和諧之旅”的傳遞計劃。
按照計劃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分為境外和境內兩部分。聖火將在希臘奧林匹亞點燃後,將開始進行33天的境外傳遞活動,將經過亞洲15個、非洲1個、美洲2個、大洋洲1個和歐洲3個城市,傳遞裏程約9.7萬公裏。境外傳遞期間,將有2380位火炬手參加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接力傳遞。隨後,北京奧運會火炬將在境內進行97天的傳遞活動。火炬將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13個城市和地區進行傳遞。奧運會的聖火預計在2008年5月抵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2008年3月24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奧運會的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一束束橄欖枝從各位女祭司圍成的圓環當中緩緩升起。從山坡上遠遠走來的是最高女祭司瑪麗亞,她手中捧著剛剛采集到的北京奧運會的聖火。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這是一個銘記史冊的時刻,這是地球上代表著東西方文明的兩個古老國家,在21世紀見證世界可以成為一個和諧大家庭的時刻。
最高女祭司用采集到聖火的傳統火炬點燃了第一位火炬傳遞手手中的北京奧運會祥雲火炬。第一名火炬手來自希臘的亞曆山大,他是一名跆拳道運動員,曾經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了銀牌。隨著象征和平的和平鴿被放飛,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正式開始。第一位火炬手將手持火炬奔向顧拜旦墓碑,在那裏,中國火炬手羅雪娟已等候多時。羅雪娟接到火炬以後,將繼續進行火炬的傳遞,接下來的傳遞工作將交給中國其他的幾位火炬手,有鄧亞萍、羅林泉、王力宏和劉鴻亮。
聖火在希臘經過了5個古遺址和27個城鎮後,於2008年3月30日下午3點,在泛雅典體育場舉行交接儀式。3月31日上午11點,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聖火歡迎儀式。4月1日上午10點,奧運聖火從北京乘專機飛往阿拉木圖,正式開始為期33天的境外傳遞。
4月2日,火炬在境外傳遞的第一站阿拉木圖傳遞,哈薩克斯坦總統跑第一棒,20萬人傾城出動觀看盛況,阿拉木圖人民載歌載舞狂歡至天黑。
4月3日起,火炬分別在伊斯坦布爾(土耳其)、聖彼得堡(俄羅斯)、倫敦(英國)、巴黎(法國)、舊金山(美國)、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達累斯薩拉姆(坦桑尼亞)、馬斯喀特(阿曼)、伊斯蘭堡(巴基斯坦)、新德裏(印度)、曼穀(泰國)、吉隆坡(馬來西亞)、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堪培拉(澳大利亞)、長野(日本)、首爾(韓國)、平壤(朝鮮)和胡誌明市(越南)進行傳遞。
火炬境外傳遞的最後一站是越南的胡誌明市。5月2日起,奧運聖火開始了第二十站的傳遞——中國香港。奧運火炬的接力起跑儀式在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舉行,最後抵達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閉幕儀式,境內傳遞正式開始。
5月3日澳門傳遞結束後,火炬將從海南三亞開始內地傳遞。在經曆全國113個主要城市的傳遞後聖火將於8月6日進入北京開始傳遞,最後於8月8日晚聖火進入奧運會主場館——“鳥巢”內,點燃會場主火炬。
本屆奧運會的火炬傳遞儀式創造了很多新的世界紀錄。
首先,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總數為21780名。比奧運會曆史上排名第二的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多出8000多人。
其次,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距離將達到137000公裏,是曆屆奧運會之最,比排名第二的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多出近四倍。
還有就是,北京奧運會火炬首次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上進行傳遞,將聖火的精神帶到了距離藍天最近的地方。
火炬傳遞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具體體現。北京奧運會將火炬接力儀式的主題定為“和諧之旅”,就是希望全世界人民共享奧運的激情與榮耀。奧運聖火全球傳遞的意義,就是要把中國人民對和平的期望、對和諧社會的追求,送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第二節 歡迎儀式
2008年8月8日晚,舉世矚目的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夜幕下,“鳥巢”造型的國家體育場內華燈璀璨,流光溢彩。可容納9萬多人的體育場內座無虛席,來自全世界的國際友人和中國觀眾坐在一起,等待著一場視覺盛宴的開始。
19時50分,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胡錦濤、江澤民以及羅格、薩馬蘭奇等各個國家領導人以及奧委會相關組織人員走上主席台,向觀眾揮手致意。場內響起了持續不斷的熱烈掌聲。這時,身著銀衣的數千名表演者,推著褐色方缶,暗河般悄無聲息地流進場內。此時,全場觀眾都在猜想:這巨大的缶陣將如何拉開北京奧運會大幕?
時鍾接近晚八時整,焰火在“鳥巢”上空綻放。突然,一道耀眼的焰火在體育場上方滾動,激活古老的日晷。日晷將光芒反射到由2008麵缶組成的缶陣上,和著擊打聲,方陣顯示倒計時秒數。缶麵上連續閃出巨大的9、8、7、6……“5、4、3、2、1”,在現場觀眾的倒數聲中,萬眾期盼的奧運會開幕式開始了!2008名演員擊缶而歌,吟誦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對世界各地奧運健兒和嘉賓的歡迎。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藥製造焰火的國家,但運用焰火達到鬼斧神工境界的莫過於今晚。在《曆史的足跡》一幕中,本屆奧運開幕式有史以來首次突破主體育場時空,以新奇的想象力,將象征奧運曆史足跡的29個“巨人腳印”,用焰火接力的造形,烙印在北京夜空。這充滿中國寫意之妙的“巨人腳印”,沿著古老北京的中軸路,穿過百年的曆史煙雲,在激越的轟鳴聲中,一步步走向鳥巢,令所有觀眾感到震撼和激動。
當“奧運足跡”出現在“鳥巢”主賽場上空時,全場9萬多觀眾為之沸騰。巨大的腳印化作漫天繁星飄落,聚攏成閃閃發光的夢幻五環。這一巧妙的變化,使現場觀眾發出雷鳴般掌聲。利用焰火和多媒體技術,將場內外景象融為一體,是奧運開幕式曆史上的創舉。
8名持旗手水平持旗走入會場,隆重展示國旗。身穿紅裙的女孩林妙可唱響《歌唱祖國》,在熟悉悠揚的歌聲中,56個身著民族服裝的兒童簇擁著國旗走來,代表了中國56個民族合為一家。
隨後,升旗手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由224名民族合唱隊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民族國歌合唱隊是由來自56個民族的演員組成。當國歌聲響起,全場觀眾起立,所有中國觀眾一起唱響《義勇軍進行曲》。此時此刻,記者的眼眶已經濕潤,激動之情無以言表。
當薩馬蘭奇宣布北京勝出時,那一刻,所有的中華兒女都在歡呼。北京成功申奧是萬眾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它既是世界對北京的信任,更是對中國的肯定。
冰雪災害、分裂勢力破壞、汶川地震、洪澇災害……2008年的中國經曆了太多的曲折,可中華民族沒有被任何困難嚇倒,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扛”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今天,中國人再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我們不但可以承辦奧運會,我們還有能力將奧運會辦得有特色、高水平!
萬眾一心,就沒有過不了的難關;萬眾一心,就能給世界獻上精彩的奧運盛會;萬眾一心,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節 文藝演出
《義勇軍進行曲》猶回蕩耳畔,古箏的悠揚之聲已經響徹全場。隨著一幅巨大紙軸的徐徐展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正式開始。畫卷流動著曆史進程的符號,演員形體仿佛中國的水墨,在白紙上留下優美的圖畫,墨韻酣暢,灑脫寫意。
曆屆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無不淋漓盡致地展現主辦國深厚的文化積澱。麵對有著五千年輝煌燦爛文明的中國,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和他的團隊將如何駕馭呢?——這一直是全世界的疑問。
依然有長城,依然有兵俑,還有“飛天”、京劇、昆曲、太極……但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並不是單純地堆積中國元素,張藝謀和他的團隊選擇了一張巨大的“紙”,向世界呈現一幅中國的長卷、曆史的長卷、文明的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