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Welcome to Beijing(1 / 3)

2008年,北京將是世界的中心舞台。為了那一天的到來,華夏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照著曆史的劇本,完成了一次屬於自己的演出。如火的激情被盡情地釋放,那些高超的、本色的、稚嫩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終於,它們彙成了一曲無比壯麗的北京奧運交響曲。

第一節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2003年8月3日晚,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揭曉。除了有2008位嘉賓應邀出席會徽發布儀式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和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也出席了會徽揭曉儀式。

古老的天壇祈年殿上演了一幕運動與藝術、古老與現代、奧運精神和中國傳統的激情對話。奧運會會徽從中華世紀壇沿長安街護送到天壇,香港著名演員成龍和中國乒乓球奧運冠軍鄧亞萍沿祈年殿南側丹陛橋上的“百米奧運大道”護送會徽進入會場。極富東方古韻的表演《燈禮》拉開了發布儀式的序幕,當黃緞麵被揭去、紫檀盒被打開,一方晶瑩剔透的中國印呈現在世人眼前——2008年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正式在北京天壇祈年殿掀開了神秘麵紗。

會徽由印形部分、“Beijing2008”字樣和奧林匹克五環組成。印形圖案好似一個北京的“京”字,又像一個舞動的人形,瀟灑飄逸、充滿張力。新會徽集合了中國傳統的印章、書法等藝術形式和運動特征,將中國精神、中國神韻與中國文化巧妙結合,象征開放的、充滿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國形象。

奧運會徽的征集評選工作於2002年4月正式啟動,整個會徽誕生曆時一年零四個月。在2002年7月2日至10月8日的北京2008奧林匹克設計大賽中,來自國內外的1985件會徽設計有效作品參加了遴選,其中國外設計公司的作品有222件。

奧運會徽專業評選委員會由包括國際奧委會的城市與景觀設計顧問在內的11名中外著名設計師、美術家組成。1985件作品經過初評篩選出100件進入複評階段,複評結束後確定十件作為獲獎作品。評選過程中,北京始創國際企劃公司獨樹一幟的“中國印”原型始終名列第一。

“中國印”的原創者郭春寧,是北京始創國際企劃有限公司的創意副總監。他回憶起當初的創作思路說:“我一直在想,奧運是什麼?是節日。那麼,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取什麼元素來表現這個節日呢?我一開始就想到了書法,用代表中國文化的漢字來做造型。”順著這個思路郭春寧開始了他的創作構思:用篆體造一個新的“京”字,寓意新北京、新奧運,再把這個“京”字擬人化,變幻成一個跑動、跳躍甚至舞動的人形,體現更快、更高、更強。

方案初審通過後,在奧組委的領導下,始創公司成立了方案修改小組。以創意總監張武為組長,成員是郭春寧和另一個設計師毛誠。經過數次修改,才確定了“舞動的北京”的最終形態。

會徽圖案確定後,雕刻“奧運徽寶”的工作開始了。“北京奧運會會徽徽寶”以故宮珍藏的“清朝二十五寶”中的乾隆“奉天之寶”為設計製作原型,取材新疆和田美玉,由北京工美集團的大師們用同一塊玉精心雕刻為一模一樣的兩方。一方將收藏在中國有關博物館,另一方則作為13億中國人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曆史見證,被送往坐落在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博物館永久珍藏。

製作“奧運徽寶”最大的難題是選料。琢玉通常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藝。這次雕琢“奧運徽寶”則正相反,先有設計方案,再找材料,而且要在一塊料上去皮挖綹,琢出兩方尺寸一模一樣的徽寶。

天遂人願,新疆和田玉地區工藝美術公司得知北京工美集團在尋料後,千裏迢迢送來兩塊玉料,其中一塊青白玉開門子後沒有任何瑕疵。常言說十玉九綹,可是兩厘米一刀開了六麵都是幹幹淨淨,此玉料按徽寶設計的尺寸,正好能雕兩方。俗話說雕玉講玉緣,所以,用此美玉雕琢的“奧運徽寶”真可謂天作之合。

“奧運徽寶”的所有尺寸都有特殊寓意:徽寶邊長11.2厘米,代表從1896年到2008年,現代奧運已經走過了112年的曆史;台麵高2.9厘米,具有第29屆的含義;徽寶紐高9.6厘米,象征著中國的陸地麵積960萬平方公裏;徽寶總高13厘米,代表中國13億人民心向奧運。用青白玉製作徽寶有幾層寓意:取玉之仁,潤澤而溫,代表奧運精神的博大包容;取玉之智,銳意進取,代表奧運精神的創新進步;取玉之勇,不屈不撓,代表奧運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強”;取玉之潔,纖塵弗汙,代表奧運精神的高尚純潔。如此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印”,自然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六個月前,北京奧組委將會徽樣本、陳述稿和電腦演示版帶到了國際奧委會。當這個從近2000件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北京奧運會徽定格在屏幕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說:“非常完美,很有詩意,充滿了青春和活力,代表著中國的發展和未來,它是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燦爛文化的完美結合。”

祈年殿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和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將這方以“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命名的會徽徽寶,飽蘸紅色印泥,在中國宣紙上鄭重蓋下了印記。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張開雙臂,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四方友人,與世界共同起舞。

蓋下這印記,13億中國人用最莊重、最神聖的禮儀向全世界莊嚴承諾:把北京2008年奧運會辦成曆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

第二節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2005年6月26日晚,第三屆北京奧運文化活動節暨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題口號發布儀式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

20時15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宣布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題口號:“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話音剛落,全場掌聲雷動,覆蓋在主題口號上的朵朵向日葵緩緩升空,“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呈現在世人眼前。中國移動在第一時間向全國發出口號短信,現場大型電子屏幕上不時出現各地人們收到口號短信時的微笑畫麵。掌聲、歡呼聲和口號宣傳歌曲聲交織在一起,將口號發布儀式推向高潮。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集中體現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和普遍價值觀——團結、友誼、進步、和諧、參與和夢想,表達了全世界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盡管人類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不同,但我們共同分享奧林匹克的魅力與歡樂,共同追求著人類和平的理想,我們同屬一個世界,我們擁有同樣的希望和夢想。

那麼,這句凝聚了人類追求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的精煉口號是如何誕生的呢?

2005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北京奧組委在官方網站上以中、英、法三種文字正式向全世界發出征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的邀請。

一石激起千層浪。北京奧組委用於接收應征表格的工作電腦竟然兩次因太多蜂擁而來的電子郵件造成死機。活動的參與者中,最小的隻有兩周歲,最大的已經有91歲高齡。北京市海澱區剛滿兩周歲的馮璟鵬小朋友是這次活動最小的參與者,其父母將他的應征作品直接送到了北京奧組委。山東省安丘市趙戈鎮東邰村的張子善一個人就提出了170條口號。北京聯合大學2000級金融係25名同學共提交了38條口號。他們認為,在畢業前夕,用口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北京奧運會,為母校留下了最好的畢業紀念。

國際奧委會文化和奧林匹克教育委員會主席、北京奧組委執委何振梁,國際奧委會形象與景觀專家布萊德·克普蘭德,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英語教學專家陳琳等著名專家、學者都紛紛寄來了自己精心創作的應征口號。

至1月31日征集活動截止之時,北京2008年奧運會口號征集辦公室共收到應征信件20161封,其中電子郵件10123封,郵寄信件10038封,應征口號總數達21萬條。應征信件範圍涵蓋中國所有省、市、自治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及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古巴、挪威、巴西等國家。應征口號除大量使用中文、英文外,還有不少使用了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語種。

21萬條鮮活的素材,需要深加工。北京奧組委會開始向社會各界人士征求意見,集思廣益。學者、體育專家、外籍顧問、藝術名人、新聞工作者和國際知名公關公司都不遺餘力出謀劃策。其中的艱辛僅從一份長達109頁的“口號會議紀要”就可見一斑。春節前,有關專家和工作人員從21萬條口號中篩選出800條口號。最後“和為貴”、“四海一家”、“同一世界共創未來”、“傳承文明、和諧共贏”從百餘條備選口號中脫穎而出。

國際奧委會文化和奧林匹克教育委員會主席、北京奧組委執委何振梁,著名國際奧林匹克專家喬治·赫斯勒,國際奧委會品牌形象顧問卡倫等專家提出了一個觀點,即北京奧運會口號不易使用突出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概念,采用“One World(一個世界)”這樣簡捷而有力的詞語,來強調當前國際環境中世界的一體性,強調中國與世界的融合更為恰當。這個觀點很快得到了所有參與口號再創作的中外專家的一致認可。

2005年6月9日,北京奧組委第54次執委會全票通過了北京奧運會口號方案。很快,這一方案也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批準。至此,北京奧運會的中英文口號——“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終於誕生了!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深刻反映了北京奧運會的核心理念,體現了作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核心和靈魂的人文奧運所蘊含的和諧的價值觀。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和諧發展是我們的夢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為貴”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關係的理想與追求。我們相信,和平進步、和諧發展、和睦相處、合作共贏、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文簡意深,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口號表達了北京人民和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共有美好家園,同享文明成果,攜手共創未來的崇高理想;表達了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現代化的偉大民族致力於和平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堅定信念;表達了13億中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的心聲。

北京奧組委的口號發布會後,劉歡和那英演唱了《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的歌曲。北京2008年奧運會中英文主題口號也隨著這悠揚的旋律傳遍大江南北:

“夢想是無邊的沙漠

被海浪一夜間濺綠

世界上所有的哭泣

都回放成快樂歌曲

夢想是古老的文字

舞動在北京的天空

世界上所有的語言

都傳說著一次歡聚

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第三節 福娃誕生記

2005年11月11日傍晚,北京工人體育館成了歡樂的海洋。數千名各界人士聚集在這裏,期待北京進入了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1000天。在為這個重要時刻舉行的紀念活動中,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終於揭開了神秘麵紗。

20點15分,在響徹全場的歡呼聲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觸動發布裝置上的開關,發布裝置射出的五束激光投向大屏幕,大屏幕上勾勒出吉祥物的輪廓,五個活潑可愛的吉祥物形象定格在大屏幕上。同時,五個兩米多高的充氣吉祥物卡通人從大屏幕後走上舞台——這就是人們期盼已久的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