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說話方圓舌有鉤,互不得罪吃得開(2)(2 / 3)

“嗯,讓我再考慮考慮……”

(5)自護法

“你為我想想,我怎麼能去做沒把握的事?你也不想讓我出洋相吧!”“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這樣做,對你我都沒有好處,你仔細想想。”

(6)緩衝法

“哦,我再和其他人商量一下,你也再仔細考慮一下,過幾天再決定,好嗎?”

“今晚還有事,以後再說吧。”

(7)回避法

“今天咱們先不談這個,我想有一件事你更關心……”如“我轉告她一聲倒是可以,就是怕她誤會了,還是你直接對她說為好。”

“這件事由我出麵恐怕不太好吧!”

在辦事過程中,要掌握拒絕他人的技巧。恰當的拒絕他人,既可以減少人們心理上的緊張和壓力,又不會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陷於被動,也不至於使雙方陷入尷尬的境地,事情就會辦得輕鬆、瀟灑一些。

5.跟陌生人說話有技巧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朋友圈,但是找陌生人辦事與陌生人打交道也是家常便飯。畢竟陌生人不比朋友,與之接觸難免會有些拘謹,如何消除這種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離,讓自己在與陌生人輕鬆相處中把事辦了,這就需要在說話上來點技巧。

與陌生人打交道,你首先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跟老朋友談話不會感到困難?很簡單,因為你們已經相當熟悉。相互了解的人在一起,就會感到自然協調,而對陌生人卻一無所知,特別是進入了充滿陌生人的群體,有些人甚至懷有恐懼心理。你要消除陌生感,就要在心目中建立一種樂於和人交朋友的願望,內心有這種要求,才能有所行動。

這裏以到一個陌生人家去拜會為例:

如果有條件,首先應當對拜會的客人作些了解,探知對方一些情況,如關於他的職業、興趣、性格之類。

當你走進陌生人的住所時,你可憑借自己的觀察力,看看牆上掛的是什麼?國畫、攝影作品、樂器……這些都可以用來推斷主人的興趣所在,甚至室內某些物品會牽引起一段故事。如果你把它當做一個線索,就可以由淺入深地了解主人心靈的某個側麵。當你抓到一些線索之後,就不難找到開場白了。

如果你不是要見一個陌生人,而是去參加一個充滿陌生人的聚會,觀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你不妨先坐在一旁,耳聽眼看,根據了解的情況,再決定你可以接近的對象,一旦選定,不妨走上前去向他作自我介紹,特別是對那些同你一樣,在聚會中沒有熟人的陌生者,你的主動行為是會受到歡迎的。

應該注意的是,某些人你雖然不喜歡,但必須學會和他們談話。雖然人人都有以自我興趣為中心的習慣,但如果你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人,一句話都不說,恐怕到頭來吃虧的還是你自己。你可能被認作是驕傲,甚至有些人會把這種冷落當成侮辱,從而產生隔閡。和自己不喜歡的人談話時,第一要有禮貌,第二不要接觸有關雙方私人的事,這是為了使雙方自然地保持適當的距離。一旦你願意和他結交,就要想方設法一步步縮短這種距離,使雙方容易接近。

在你決定和某個陌生人談話時,不妨先介紹一下自己,給對方一個接近的線索,你最好不要先介紹自己的姓名,因為這可能會讓對方感到有些唐突。不妨先說說自己的工作單位,也可以問問對方的工作單位。一般情況下,你先說說自己的情況,對方也會相應告訴你他的相關情況。

接著,你可以問一些有關他本人的,而又不屬於秘密的問題。對方有一定年紀的,你可以問問他子女在哪裏讀書,也可以問問他們單位一般的業務情況。對方談了之後,你也應該順便談談自己的相應情況,這樣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

和陌生人談話,要比對老相識更加留心,因為你對他所知有限,更應當重視已經得到的任何線索。此外,他的聲調、眼神和回答問題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決定下一步是否能夠縱深發展。

有人認為見麵談天氣是件很無聊的事。其實,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一個人說:“這幾天的雨下得真好,否則田裏的稻苗該旱死了。”而另一個則說:“這幾天的雨下得真糟,我們的旅行計劃全給泡湯了。”你就可以從這兩句話中分析兩人的身份、興趣,甚至性格,一般來說,光是敷衍性的話,在熟人中意義不大,但與陌生人的交際還是很有用的。

如果遇到那種比你更羞怯的人,你更應該跟他先談些無關緊要的事,讓他心情放鬆,以激起他談話的興趣。和陌生人談話的開場白結束之後,特別要注意話題的選擇。那些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要盡量的避免,為此,當你選擇某種話題時,要特別留心對方的眼神和小動作,一發現對方有厭倦、冷淡的情緒,應該立即轉換話題。

在與人聚會時,陌生人之間常常會碰到請教姓名的事,“請問你尊姓大名。” 在對方說出姓名之後,你要牢牢記住對方的姓名。然後立即用這個名字來稱呼對方,當你碰到一個可能已經忘記了的人,你可以表示抱歉,“對不起,不知該怎麼稱呼您?”也可以說半句“您是——”,“我們好像——”,意思是想請對方主動補充回答,如果對方足夠老練,他會自然地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