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關於經營型、隨理經營型轉變(1 / 3)

一、必要性

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是在1979年1月1日成立的,隨著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機構、人員迅速增加,機構已由1979年的3個發展到現在的56個,增長17倍多;職工人數已由1979年的103人增加到現在的1403人,增長了12.6倍業務量由年平均12萬筆增加到現在的900萬筆,增長近70倍。截至1988年底,人民幣存款餘額140630萬元,外彙存款餘額83270萬美元人民幣貸款餘額387528萬元,外彙貸款餘額38930萬美元,國際貿易和非貿易結算等業務也有大度增長。在各項業務發展的同時,還開拓了長城信用卡、聯營股本貸款、打包貸款、代客做外彙買賣、外貿代理保付、銀團貸款等新業務,並在全行範圍內大力開展了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鑒於業務量和新業務的增多,分行為了加強管理,在1983年成立了業務部,以後又陸續成立了存款處、出納處、稽核處,指定計劃處負責管理企業存款,會計處內建立了製度科,建立與健全各種規律製度和檢查製度,分行的經營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可是,由於機構網點、人員、業務量的急劇增加,分行的幹部主要忙於日常業務經營,對抓好管轄分行的宏觀規劃、政策研究、協調服務和監督管理,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既缺少精幹的管理人才,又缺少強有力的管理方法。具體薄弱環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管理意識不強,各級領導幹部軍經費輕管理的現象較普遍,郝在忙於經營,忽視了管理,微觀搞活,忽視了宏觀調控(二)管理人員索質不高,配備不足,如會計處製度科管理幹部不穩定,人員少,其它管理部門也存在類似現象,因此,管理職能部門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三)有的業務如彙款、兌換、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業務還沒有建立專門管理部門,而是由業務部既經營又管理,這樣容易造成忙於業務,放鬆管理。(四)各種規章製度、管理辦法建立後,狠抓落實不夠,有章不循的現象比較普通。

由於存在上述問題,使我們的管理工作和形勢發展的要求很不適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不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隨著對外開故的發展,我們不斷地進行改革客觀形勢要求我行向國際化、企業化邁進。如果我們局限於以業務經營為主,而忽略了宏觀調控,往往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短缺乏綜合分析,金融宏觀管理就得不到更好地落實,

不適應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確定,今明兩年要把改革與建設的重點突出地放到治理經濟環塊、整頓經濟秩序上來由於近年來經濟過熱、金融宏觀調控不力,當前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控製貨幣,穩定金融,治理通貨膨脹?我們就必須發揮宏觀調控的主要職能作用,應下大力氣研究加強管理,調整信貸結構,認真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該壓的必須堅決壓縮,該支持的還要給予必要的支持,做到控製總量、保證重點、適當調節。在“治理、整頓”中起到調節、控製的樞紐作用,否則,辛辛苦苦忙於經營業務,沒有以主要精力研究金融宏觀調控的方針政策的有效落實,將不能適應“治理、整頓”的需要。

不適應國內外競爭的需要,隨著對外開放和改革的深入,不僅國內各專業銀行的業務可以進行交叉,而且引進了外資銀行以及其它金融機構紛紛建立與發展,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業務競爭局麵,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加強研究探索我行的宏觀規劃,加強管理,增強競爭意識,不斷強化競爭機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否則,就不能適應競爭的需要。

不適應新業務開拓的需要。當今世界,國際金融活動已經製度化和規範化。我行隻有提高管理水平,善於管理又善於經營,才能進一步開拓銀行業務,掌握國際市場和國際金融方麵的知識,不斷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我們不僅要經營好傳統的外彙業務,包括有關人民幣業務和信用卡、定期結彙、外彙買賣等,還要加強組織研究融資辦法,以及存款、貸款的新種類、新方式或新做法,擴大經營業務範圍,加強信息傳遞,積極開拓新業務為此,必須對我行的人、財、物進行科學地計劃、合理地組織、有效地指揮、靈活地調度,從而加強和完善管理工作,為更好地指導經營服務。

總的說,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隊伍是好的,特別在今年發生的動亂、暴亂中,各級領導和大職工,能夠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守崗位,同黨中央保持一致,麵對提取個人外幣存款的嚴峻局麵,能夠搞好服務,渡過難關,維護了中國銀行的信譽,以實際行動支持了黨中央的英明決策但是,由於這些年四項基本原則不能堅持,社會風氣日下,犯罪分子把矛盾指向銀行,銀行經濟案件大幅度上升,我行個別人被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所腐蝕,腐化墮落,內外勾結,貪汙受賄,走上犯罪道路。麵對這種狀況,我們必須加強管理,既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嚴肅規律製度,建立起有效的防禦機製,以保障銀行安全和防止職工隊伍被腐蝕,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勢,更好地發揮我行支持首都經濟發展的經濟杠杆作用,必須逐步實現由經營管理型向管理經營型的轉變。

二、基本構思

目前,“一日無資金,銀行難以運轉”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而對“管理不善,經營難以開展”這一點,大部分揚誌還沒有深刻的體會,因此,在管理意識上要著重解決、正確處理管理同經營的關係,把管理工作播到重賽日程上來並落到實處。正確認識管理知識同專業知識的關係,正確對待處理具體業務同做好管理工作的關係,既要把具體業務處理好,又不要完全陷入具體業務,賽抓政策、抓隊伍、抓思想、抓製度、抓傾向性的問埋,堅持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宏觀管理,推動全麵工作。要首先轉變行、處、科領導及管理人員的觀念,層層領導都要重視管理、研究管理,增理管理意識,認真研究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製訂規劃,加理宏觀管,並教育全分行工作人員認識個人所肩負的經營管理的職責,人人都要増強管理意識,實現分行由經營管理型向管理經營型的轉變,

(二)不斷建立和健全各項管理製度。建立各項業務定期分析研究製度,定期召開業務會議,研究分析各項業務情況是做好宏觀調控等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措施,例如,對分行季度或半年信貸的計劃執行情況的分析、財務計劃執行情況的分析、各種規章製度執行情況的分析、安全保衛工作情況的分析、吸收存飲的分析等等,要形成定期研究的製度。

製訂操作規程和目標經營責任製,對存款、放款、國際結算、彙兌、信用卡、出納等業務部要建立規程,使這些業務達到製度化、規範化,以便有章可循,堵塞漏洞,減少差錯,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分行各職能部門都要建立目標經營責任製,明確責任、權限,按經營目標考核工作,以進一步加強管理,發揮管理職能部門的作用。

對管理人員和業務經營人員都要進行國際金融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業務技能的定量考核,作為上崗、使用和提拔幹部的依據,以確保為各部門選拔安排合格的管理人才和經營人才。

1認真建立對規章製度執行情況的檢查製度,切實有章不循的現象。

加強專業檢查。分行各管理處、室,如會計處、出納處、存欽處、稽核處等要發揮管理職能作用,加強主管部門的專業檢查,每年至少對基層單位進行1?2次全麵的專業檢查,認真起到監督與指導作用。

加強綜合檢查,必要時進行聯合檢查,根據分行的中心任務和經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由行長主持,稽核處、信貸處、出納處、會計處、存敦處等鬱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每年對基層單位進行2次綜合檢查。

通過檢查,了解我行業務經營方針和政策是否得到貫徹工作環塊、搡作程序、重要憑證、密押、印鑒等是否存有漘洞。目的是發現問題,堵塞漏洞,糾正錯誤,落實監督。對專業檢查和綜合檢查中發現的問纜,要進行複查,了解已發現的問題是否得到糾正。檢查與獎懲緊密結合,對貫徹執行各項規律製度好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揚和獎勵:對有章不循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通報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經濟犯罪案件要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