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行本身共有20個處室,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既管理又經營,以經營為主的,如外貿信貸處、外彙信貸處、並務部、貿易處等另一類是以管理為主的,如辦公室、計劃處、電腦部、會計處、出納處、存款處、研究室、人事處、稽核處、監察室等,作為管轄分行,各處室都要發揮管理職能作用,實現以經營為主兼管理向以管理為主兼經營的職能轉變,以便集中精力抓好管理工作,目前業務部為分行本身的一個部門,許多具體的業務問題由主管行長直接處理。為了減少分行的事務性工作,應將業務部下放,作為分行一個下屬機構,視同一個辦事處獨立適當下放權限。
進一步明確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責,分行按照各個時期的不同任務要求,提出管理目標,按自標進行考核,通過考核,總結成績,克服缺點,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須提高幹部的管理素質,使他們具有能夠勝任工作的管理能力,他們必須學習管理科學,管理的科學性、係統性,蒙得管理同專業的關係,並使兩者緊密結合起來。他們要善於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及時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他們要敢於排除各種不良傾向,大膽管理。管理知識的取得,管理能力的提商,既要求在實踐中鍛煉,又要有計劃地進行培訓。我們準備陸續開辦管理學培訓班,抽調小組長、複核員和領導幹部,按照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學習提高。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培養出比較高、懂管理、會經營的幹部認伍。在幹部的提升和使甩上,除了政治水平外,不僅要注重專業能力,尤其要注重其管理能力。今後,要把管理工作的好壞、管理能力的強弱,作為使用幹部的重要標準來考核。
(五)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管理工作的中心是對人的管理,特別是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全行深入進標愛國主義、艱苦奮鬥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加強廉政建設,防範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對隊伍的腐蝕。這項工作做好了,其它的管理工作也就會比較順利地進行,否則,人的政治索質提不髙,其它管理工作很難落實,為了儎好思想政治工作,計劃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研究會建立以後,圍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研究總結思想政治工作的曆史經驗和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繼承和發揚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性,研究如何把思想政治滲進到金融業務工作中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促進全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同時還要加部隊建設,充實政工部門的幹部力量,並在分行人數多的業務部門及辦事處、縣支行,配備專職政工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明確職責範圍,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總之,中國銀行北京分行作為管轄行,隨著形勢的發展應下各有側重,躍加宏觀管理,又把擻觀搞活,促進宏觀與微觀緊密結合,更好地發揮我行在國民經濟中的積極作用。
對實行醫療保險製度的探討
社會主義的醫療保健製度,從義來說,是指社會主義醫療衛生所采取的服務方式、服務費用和負擔方式的總和;從狹義來說,則主要指醫療費用的籌集和使用方式,本文主要從狹義方麵探討我國醫療保健製度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弊墦,改革的必要與可能,以及如何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醫療保險製度。
我國醫療保健製度包括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合作醫療和自費醫療,
公費醫療製度是國家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大專院校學生實行的醫療保健製度。1952年國務皖下達了《國家工作人員公費醫療預防實施辦法》。隨著國民經濟和衛生亊業的發展,目前國家享受公費醫療的人數已達1600多萬人。1952年國家規定每人每年公費醫療費定顫為8元,以後幾經提高,目前提高到36元,1986年全國公費醫療實際人均支出為83.14元。
勞保醫療是我國全民和集體企業實行勞動保險製度的組成部分。1951年2月,政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目前全國職工享受勞保醫療的已達1億人,占全國職工總數的95%。職工全部享受免費醫療,其直係親戚享受半費醫療。勞保醫療經費由各企業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解放初期為3%,1957年提髙到5.5%。1969年財政部規定,福利費(含醫療費)按工資總額的提,其中醫療費占55%,目前已提到7%。
合作醫療製度是大農民在自願基硝上實行的一種集體福利性質的醫療保健製度。合作醫療基金由集體和個人共同籌集,集體和個人籌集金額的比例均根據不同的經濟條件而定。
自費醫療是享受上述三種醫療製度以外的人自己支付醫療費用。在今後若幹年內,國家不可能把全部醫療費用都包下來,因此,自費醫療仍將是我國醫療製度之一。
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合作醫療、自費醫療將是社會主義製度中長期存在的多種醫療形式。這些醫療製度的實施,對保護勞動者的身體,促進生產力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實踐中也日益顯露出一些嚴重弊端,主要是:
(一)在麵度上沒有很好地從我國的經濟條件出發,醫療費減免過寬,在享受待通上,按享受醫療服務,進成醫療費的超支和藥品的大囊浪費,
(二)在管理上沒有有效地體現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享受單位不承擔經濟責任,結果是衛生行政部門(或企業)管經費,醫院管治療,單位管報銷,至於醫療費支出的經濟責任則無人厫及,
據筆者對北京市及崇文區商業係統醫療費管理及開支狀況的調查,反映出如下幾個特點,在職職工人均醫療費劇增,1984—1辦6年,北京市在職職工人均醫療費支出由75元上升。
崇文區商業係統在職職工年人均醫療費支出由87元上升到142元。
退休職工人均醫療費劇增,1984—1986年,北京市退休職工年人均醫療費由75元上升到50元,增長23%崇文區商業係統退休職工年人均醫療費由144元上升到216元,增長50%。
3,醫療費占工資總額的比重劇增。1984—1986年,崇文區商業係統在職職工醫療費支出占工資總額的比重上升到6%。休職工醫療費支出占退休金總額的比重由22.7%上升到30%。
丄享受公費(勞保)醫療的人數劇增。公費(勞保)醫療費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生產發展的速度。1965年到1985年的20年中,全市享受公費(勞保)醫療的人數由5.7萬人增加到359萬人,增長56倍公費(勞保)醫療費支出由1533萬元上升到27692萬元,增長17.1倍。同期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速度卻遠遠落後於醫療費的增長速度,以全民企業為例,實現利潤的增長僅為9倍,與前者相差8倍,
醫療費用的持續上升,已成為中小企業及部分老企業的沉重負擔。尤其是商業體製改革以後,中小型租賃企業醫療費超支現象普遍存在,上麵所提到的崇文區商業係統11個公司中,就有10個公兩醫療費單項支出趙出了福利費提取總數,從而出現了部分企業挪用流動資金填補醫療費支出不足的現象。一方麵,企業由於醫療費支出的沉重負擔,造成了企業經濟的超負荷運轉另一方麵,企業由於負擔不起危重病職工的醫療費,直接影響了職工的健康水平,據分析,醫療費不斷上升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第一,物價上漲,1982—1986年,零售物價上升了29%,醫藥類物價上升了22%,年均上升5.5%。
第二,醫療器械更新,檢驗手段增加,住院費水平提高。第三,職工平均壽命延長,發病率增高,饅性病增多,就診人次和費用均提高。
第四,部分醫院出現開大藥方、推銷藥品的商業行為,使醫療費開支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