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融資情況調查(3 / 3)

技術市場,目前,在試驗區已確認的1911項高新技術及產品中,64項獲得部、市獎,121項獲國家專利,如“四通”的43激光照版係統、計算所公司的聯想式漢卡等計算機軟件,已經步入了世界計算機軟件的先進行列,但是由於舊觀念的影響,試驗區內的高新技術還不能作為產業股份、知識產權給以保護,並進行有償轉讓,在國際市場上,計算機軟件的價格大大高於計算機硬件價格,但在我國計算機軟件卻不值錢,所以許多企業不得不將軟件和硬件搭配出賣。所以說試驗區內的技術市場還沒有發育。

四、試驗區發展的融資對策

基於對我國的經濟實力以及新技術產業發展前景的推斷,我們認為,立足國內,理順國內和民間資金渠道,融通和集聚國內資金來發展我國新技術產業,是我們製定政策應考慮

的重點。

(一)製定新技術風險投資信貸政策,實行財政補貼信貸

中央銀行應開辟科技開發貸款的資金供應渠道,在平衡和下達信貸計劃時,明確技術開發貸款指標,使科技開發貸款既是信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考核計劃完成情況的重要內容。與之相適應的,還要在各專業銀行中設立科技開發貸款種類,確立科技開發貸款在銀行貸款中的重要地位。從目前的情況看,除了中國工商銀行在不久前設立了科技開發貸款種類,每年有少量的科技開發貸款外,其它專業銀行都沒有設立科技開發貸款,當然也就沒有明確的科技開發貸款資金。這樣不能從根本上保證銀行對科技產業的支持,同時也不利於貸款的管理。

製訂科技開發貸款的審查、發放和考核的程序及辦法。由於科技開發貸款是全新的產業領域,涉及的經濟和技術參數都考艮複雜,甚至有的參數難以確認,用現行的銀行審貸和評估的程序及方法,不能適應科技開發貸款的審查和發放需要,因而要根據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和需求,在現有的項目評估及貸麩管理辦法的基礎上,製定出科技開發貸款項目的評估、發放及考核辦法,以便從銀行的角度把科技開發貸款的風險降低到最低點。

建立銀行科技開發貸款風險基金,製定或確認科技開發貸款的風險失敗率。新技術產業投資貸款在客觀上具有人力難以克服的風險,在強調和要求貸款準確、成功的同時,也應允許貸款有失敗或拫失,這就需要從政策角度,把因主觀原因造成的貸款失敗和拫失與因客觀存在的風險所造成的貸款失敗和拫失區別開來,界定清楚,因而就要建立科技開發風險貸款基金和製定科技開發貸款風險失敗率。

實行財政補貼信貸。不管是不是政策允許的貸款失敗或拫失,在實際上都是由銀行承擔,表現為銀行的拫失,那麼,就要製定相應的政策,使銀行在科技開發貸款成功的情況下,能獲得比一般貸款更大的利益,不然不利於銀行的發展和調動銀行對新技術產業貸款的積極性。考慮到這點,通常的做法有三種:一種是通過提高貸利率,使銀行獲得超輛利息,但這種利率政策不是對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也不利於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另一種辦法是不提高貸款利率,甚至降低貸款利率,由國家財政對銀行科技開發貸款給予補貼。對銀行科技開發貸款的利息收入不征或減免所得稅,也不失為是一種鼓勵政策,還有一種辦法是,科技開發貸款項目獲得成功,銀行可以參與一定的收益分配,這祥可以促使銀行更加關心貸款項目的成敗及效益的大小,認真選擇和審查科技開發項目,注重貸款及項目的管理。從前的情況看,後兩種辦法都可以考慮。

(二)組建各種風險投資公司或科技開發鑷行,大力籌措新技術風險投資資金

除我國現有銀行開設科技開發貸款外,發展我國新技術產業,還需要多形式、多渠道籌措各種資金,這就需要建立和發展專門為我國新技術產業發展融通資金服務的各種形式的金融機構,如新技術風險投資公司和科技開發銀行等。麵然,我國現有銀行開設科技開發貸款將是發展我國新技術產業資金供應的重要渠道,但僅此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麵,我國現有專業銀行都麵臨生產、建設、流通各個領域的資金籌集和供應任務,都有自己的“主業”另一方麵,我國現有的專業銀行無論是經營決策還是運行管理,往往不夠靈活,對新技術產業的資金需求,有可能不能做出靈敏的反應和給予有力的支持,同時也不能適應新技術產業多方麵、多層次、多領域的資金需要。因此,必須建立各種專門服務於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融資機構,用來專門研究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金窬求,為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籌措資金,並提供其它金融性服務。

(三)擴大資金渠道,培育金融市場

我國目前有著大量的社會遊資,如何將這些民間遊資吸引到新技術產業上來,對發展我國的新技術產業是十分重要的,就民間遊資中的相當大部分的個人收入沉澱而言,已經是個人所有權的表現,吸引這些資金投入新技術產業,也可以和應該繼續承認資金的個人所有權,允許他們有選擇投資和投資獲利的權利,對於試驗區來說,要逐步推行股份所有製,允許企業以股票形式向社會集資,同時每年要劃給試驗區一定的債券籌資規模,允許企業發行長期性企業債券和科技風險債券;另外,還要創辦試驗區的證券交易市場和二級外彙調劑市場,逐步建立健全市場交易體係和交易製%?。

(四)促進新技術企業與傳統工處企業的敝合

目前試驗區內的新技術企業,絕大多數還沒有形成真正意%上的“技工貿”一體化,主要的缺陷在於,在試驗區內還沒有建成為新技術企業服務的中試基地,另外新技術企業也缺乏生產手段(房、機器、設備等),所以目前經營條件較好的新技術企業出現了固定資產投資的趨勢,因而對新技術企業來說,呼喚著資金的投入,另一方麵,北京地區具有十分雄厚的電子工業能力,僅霣於北京市市屬工的固定資產原值就達到17億元,還不包括在北京地區的厲於中央各部委管理的其它電子生產家。而且據調查,北京地區的電子工業生產家開工率僅達到60~70%,所以政府可以采取調節手段,促使新技術企業和傳統工業企業的融合。其一,在供應資金的同時,限製新技術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促使其尋找生產合作夥伴:其二,對於傳統工業企業與新技術企業合作的獲利部分,政府給予一定的減稅讓利,我們認為,這是於國家、於新技術企業、於傳統工業企業、於人民都有利的。

中國民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

投資研究所課題組

(參加人:王超英、王曉玲、趙克羲、常征、鄭之傑、黃一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