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當年真相(2 / 2)

大定十四年秋冬之交,高宗忽然患病,渾身肌肉疼痛。此時,逄檜從胡商那裏搜羅來一種名叫“底也伽”(鴉片古稱)的東西,熬成水後,進獻給太宗。太宗服用後果然疼痛有所減輕。此後半年多的時間,逄檜源源不斷地把底也伽送來,太宗的服用量也越來越大。後來,太宗發現身上的疼痛雖然減輕,但四肢和軀體日漸麻木,以至最後口不能言,全身僵化。最初的兩個月,略懂醫術的丘陵已經發現了高宗不妥,曾努力勸說高宗不要服用,但高宗沒有在意。等高宗口不能言之時,丘陵意識到要出大事。

高宗有兩子兩女。長女逄蓀,二子逄琰,三子逄瑛,四女逄芸,前麵兩個為皇後所生,逄芸是一妃嬪所生,而逄瑛則出自西宮娘娘黃嬌。皇後在生下皇琰後死去,由於高宗與皇後感情甚篤,所以,皇後死後並未立新後,這導致黃嬌的不滿。雖然黃嬌統領後宮,但總有一些名不正言不順。當時,黃嬌之父黃元度貴為副相,在朝中勢力頗大,與太尉韓忠等老臣不合。黃元度借助女兒黃嬌,與逄檜勾結在一起。逄瑛既是逄檜的繼子,也是黃元度的外孫,兩人開始合謀殺害太子逄琰。由於高宗失去活動能力,在黃嬌和逄檜的聯合壓製下,丘陵亦被架空。盡管丘陵曾想聯絡韓忠等朝廷元老,準備以妨不測。但逄檜與黃嬌控製了宮廷,丘陵也有心無力,隻能暗中想辦法。

丘陵掌管眾太監多年,在黃嬌入宮之初就安排了一名心腹小太監在其身邊,卻一直沒有啟用。當丘陵感覺大事不妙的時候,想聯絡這名小太監,卻得知小名小太監剛剛失蹤。丘陵意識到對方想要動手了,當天夜裏便秘密來到東宮,想帶逄琰出宮到韓忠那裏躲避。皇後死後,丘陵對逄蓀、逄琰非常照顧,感情深厚,這姐弟倆也對丘陵十分依賴。所以,當丘陵要帶這姐弟倆出走的時候,姐弟倆自然聽從。然而,還沒等三人走出東宮,就有人開始縱火。由於火勢很大,丘陵隻好帶著二人躲在宮中的花池裏。大火燒起後,宮殿坍塌,一根大木倒在水池中,正好砸中逄琰的頭部,逄琰當場死亡,丘陵與逄蓀則逃過一劫。

趁著宮裏忙著救火的慌亂時刻,丘陵與逄蓀借著池中荷花的掩護,從花池另一側上岸,在夜色下的掩護下,摸索著到了宮牆邊,從一個秘洞爬出,躲在禁城內的一處秘所(江寧城為都城,中心地帶為禁城,禁城內才是宮城),這個秘所有一條地道通往禁城外。二人從地道逃脫後,本來想去找韓忠,奈何韓忠家被人秘密監視,兩人毫無機會。隻好混出了江寧城,開始了逃亡旅程。其間數次麵臨險境,都在丘陵的安排下安然度過。丘陵化作高大夫,成為走鄉郎中,而逄蓀則改名齊兒,成為高大夫的徒弟。兩人經過近半年的逃亡,才來到偏僻的宋家莊,投奔到宋湜這裏。由於宋湜和丘陵是四十年前的舊交,別人根本無從知曉,所以,兩人便在宋家莊安頓下來。

在逄琰死後當夜,高宗亦駕崩。由於高宗隻餘逄瑛一子,雖然已經過繼給逄檜,但畢竟是高宗血脈,由此,逄瑛登上了皇位,是為明宗。對大齊忠心耿耿的韓忠等老臣,雖然對高宗和太子之死非常懷疑,但事已至此,也不可能再擁立別人為帝,所以不得不尊奉新主。黃元度與逄檜二人聯手,對朝廷和軍隊進行了一番清洗。最後,老臣中的領軍人物韓忠,被逮捕下獄,一年後死於獄中。黃元度成為宰相,而逄檜則成為太尉,掌管了大齊軍隊。

聽完了齊兒講述的故事後,宋錚的腦子懵了。他真的沒想到其中的故事竟然複雜若斯,幾乎超出了他所有的想象。不管是四十多年前大齊與大金的血戰,還是五年前的宮廷政變,這些都是傳說中的事。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與這樣的事聯係到一起。眼前如乞丐般的齊兒,居然是大齊的長公主,自己剛才還對她又打又罵,這叫什麼事啊!